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昌松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句法
  • 3篇状语
  • 3篇方式状语
  • 3篇V
  • 2篇修饰
  • 2篇视域
  • 2篇接口
  • 2篇汉语
  • 2篇NP
  • 2篇词根
  • 2篇词研究
  • 1篇得字
  • 1篇短语
  • 1篇形态学
  • 1篇易位
  • 1篇音系
  • 1篇语法研究
  • 1篇语体
  • 1篇语体功能
  • 1篇语言

机构

  • 1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北京长城计量...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台湾清华大学

作者

  • 11篇汪昌松
  • 1篇蔡维天
  • 1篇陆志军
  • 1篇王祥德
  • 1篇靳玮

传媒

  • 3篇语言教学与研...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南开语言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韵律语法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俄语中的格位形态和句法范畴》介评
2021年
本文首先介绍《俄语中的格位形态和句法范畴》的主要观点。该书主要考察俄语中带有少量数的名词短语在格位、数及性上的错配现象,借此来探析语言中形态格位与句法范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书进行了简评,并探讨本书对汉语相关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汪昌松王祥德
关键词:句法范畴
韵律句法交互作用下的汉语非典型疑问词研究——以“V什么(V)/(NP)”中的“什么”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主要从韵律–句法界面来讨论汉语中的非典型疑问词'什么',主要考察带有否定模态义的'V什么(V)/(NP)'结构中的两个语法限制。这两个语法限制都与及物性动词V的宾语NP相关:第一个限制是(V)与它的常规宾语(NP)的共现限制,即不能出现'V什么V NP'的形式;第二个限制是当常规宾语(NP)出现时它的内部结构不能太复杂。基于蔡维天(2011)、Tsai(2015a,2015b)、李艳惠和冯胜利(2015)等相关研究,我们提出:该结构中的'什么'是一个表否定的道义模态词,它带有焦点重音;该结构中与NP相关的两个语法限制是句中'什么'所携带的焦点重音与NP所承载的核心重音交互作用的结果。
汪昌松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中的VA在受“没”修饰时会受到限制(如“#剪画没剪”),而VTN中的VT则无此限制(如“贴画没贴”)。我们认为,这种否定限制与动名复合词VN形成过程中V所指涉的物性角色有关:施成角色参与VAN的形成并对其产生影响,而功能角色对VTN的形成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VAN的否定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并从物性角色的视角探讨了词汇内部语义结构对句法产生的反向制约作用。
汪昌松齐术
关键词:物性结构词义结构
“不/没怎么AP/VP”结构之词汇-句法界面研究
2023年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界面讨论普通话中的“不/没怎么AP/VP”结构,文章提出该结构中的部分否定义源自词汇性成分“不怎么、没怎么”,其语义与英文中的hardly和seldom类似。源于现代汉语的强分析性(Huang,2015),词内成分“不/没”与“怎么”一起在词汇层构成一个副词性成分“不/没怎么”,“不/没怎么”附加到动词/形容词/模态词短语上,指涉较低的频率或程度。文章首先对该结构的组成成分进行描写,挖掘这些成分在搭配上的一些选择限制;接着考察该结构中的疑问词提问限制和共现限制。文章提出“不/没怎么”在词库中带有两个语义特征:[+否定]和[+量]。在进行语法操作时,“不/没怎么”的[+否定]和[+量]特征与其后动词/形容词/模态词短语内的相关特征(如[+wh][+量])会产生阻断效应,违反相对近距原则(Rizzi,2004),从而使得相关句子不合语法。
汪昌松蔡维天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得”字结构研究
2024年
本文从方式状语修饰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中的“得”字结构,发现带“得”的可能补语句、结果补语句与状态补语句背后存在共通的方式状语修饰限制,文章从句法—形态接口对这三类结构作统一分析:将“得”分析为功能核心词,“得”是轻动词POTENTIAL,BE,BEC,CAUSE的具体实现形式,“得”和句中动词在句法—形态接口通过形态合并或外部形态合并的方式实现合并,旨在满足“得”的词缀特性;结果补语句和状态补语句中的动词实为动词词根,在句法层不存在,直至语音层才引入句中。句法—形态接口分析有助于解释“得”字结构中的动词使用受限问题。
汪昌松
关键词:方式状语词根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考察汉语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发现其存在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我们提出存现句中的显性动词V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存现句的主要动词为表存在、隐现的轻动词?HOLD/OCCUR,它选择存现对象NP为补足语,处所短语LocP为标示语。表状态的体标记"着/了"选择?HOLD/OCCURP为补足语。动词V不带题元信息,只有语类特征,在句法完成后的形态/音系层才引入句中,以词根的形式与轻动词进行外部形态合并,旨在满足轻动词的词缀特性,并充实其语义,表存在或促成隐现的方式。词根V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轻动词及"着/了"的语义、语用选择限制。
汪昌松
句法—音系接口视阈下的容纳句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容纳句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句式,其主宾语可以颠倒而句义不受影响。本文从方式状语修饰限制和经历体限制两个方面对该类结构中的动词进行重新考察。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该类句子中的动词并非在句法层面生成,而是在后句法阶段的音系层面才引入到句中的。
汪昌松靳玮
关键词:小句
从方式状语看汉英双宾结构的构造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从方式状语视角考察汉英双宾结构,发现汉语双宾动词都不易受方式状语修饰,英语双宾动词中give类不易受方式状语修饰,而send类无此限制。在分布式形态学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提出并论证:1)汉英双宾结构中的动词并非带完整题元信息的行为动词,而是动词词根,通过与轻动词(?HAVE/?LOSE-)?CAUSE进行外部(形态)合并后实现,旨在满足轻动词的词缀特性、充实轻动词的语义、表致使拥有或失去的方式;2)汉英双宾结构的差异在于动词词根引入的语法界面不同:汉语双宾结构中的动词词根均在形态层引入,英语双宾结构中give类动词词根在形态层引入,而send类动词词根在句法层引入。本文分析说明动词词根的选择受轻动词语义、语用的选择限制。
汪昌松
关键词:双宾结构词根
《无定宾语——易位、选择函数及区别性标记》介评
2017年
《无定宾语-易位、选择函数及区别性标记》(Indefinite Obects:Scratabling,Choice Functions and Differential Marking)系语言学探索单行本系列丛书之63辑,由MIT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作者是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语言学教授LuisLbpez。无定宾语(indefiniteobjects)一直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汪昌松
关键词:区别性宾语无定易位语言学
“NP X在V中”句的语体语法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在语体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现代汉语的“NP X在V中”句。该句式的主语NP至少是双音节,多为受事或历事。进行体标记“在”和“还、正、仍”等单音节副词X合单为双。动词V也多由双音节动词构成,与其搭配的副词也至少为双音节。本文提出,“中”是带有[+正式]语体特征的事态体标记,将进行体标记“在”所指涉的进行事件转化为方然事态。“中”要求其成分统制域内的句法成分与之进行[+正式]特征匹配,并要求这些成分的韵律形态做相应调整,最终实现该句式的正式语体功能。本文分析可以合理解释“NP X在V中”句中的相关语法限制。
陆志军汪昌松
关键词:语体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