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璇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电催化
  • 2篇电极
  • 2篇催化
  • 1篇电催化降解
  • 1篇电极对
  • 1篇电极寿命
  • 1篇氧化铅
  • 1篇水处理
  • 1篇脱附
  • 1篇浓缩液
  • 1篇降解
  • 1篇二氧化铅
  • 1篇二氧化铅电极
  • 1篇废水
  • 1篇废水处理
  • 1篇PBO
  • 1篇超声
  • 1篇催化降解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徐浩
  • 2篇延卫
  • 2篇冯江涛
  • 2篇王晓璇
  • 1篇李晓良
  • 1篇张林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钛基体PbO_2电极对脱附浓缩液的电催化降解被引量:5
2017年
为解决吸附法只能实现有机物富集浓缩但不能进行矿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商用钛基体PbO+2电极组,对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脱附浓缩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及处理体积等因素对电催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增加有利于浓缩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使其可生化性提高,但是会造成单位处理能耗的增加和平均电流效率的降低;当电流密度为0.1A/cm^2时,浓缩液的5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达到0.63,可以考虑采用生物方法来处理剩余液体;电解时间延长可使COD去除率增加,但是会造成单位处理能耗的增加和平均电流效率的降低,且使得浓缩液的可生化性在处理后期下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处理时间;当电极面积固定时,处理的浓缩液体积越大,则处理效果越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极面积与处理废水体积的比值进行优化。
徐浩李晓良张林冯江涛延卫王晓璇
关键词:脱附浓缩液电催化二氧化铅电极
超声对二氧化铅电极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提高PbO2电极在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中的稳定性及催化性能,在超声场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PbO2电极,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强化寿命测试、线性扫描测试及电催化降解等手段对所得电极的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未使用超声场的常规制备PbO2电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超声场对PbO2电极的表面形貌有一定影响,产生了较多花束状的凸起,增加了电极的真实表面积;超声法PbO2电极的强化寿命和电压稳定期分别为166和165h,明显长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100.5和50h,表明超声法PbO2电极的稳定性优于常规法PbO2电极;超声法PbO2电极的析氧电位为1.67V,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1.60V,表明超声法PbO2电极对于析氧副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电催化性能;在扫描电势达到2.0V时,超声法PbO2电极的电流密度响应值为0.018 3A·cm-2,远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0.006 85A·cm-2,表明它的导电性能更好,有助于降低电极在电解过程中的能耗;在对酸性红G溶液的降解过程中,超声法PbO2电极的表现优于常规法PbO2电极,其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和总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0.019 7min-1和15.6%,均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相应值,而其能耗值却低于常规法PbO2电极。由此证明,超声场的引入可改善PbO2电极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徐浩郭午琪王晓璇冯江涛延卫
关键词:二氧化铅超声电极寿命电催化废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