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璐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油菜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5篇甘蓝型油菜
  • 3篇性状
  • 3篇杂交
  • 2篇油菜制种
  • 2篇杂交油菜
  • 2篇制种
  • 2篇种质
  • 2篇芥菜
  • 2篇芥菜型
  • 2篇芥菜型油菜
  • 2篇基因
  • 2篇矮秆
  • 1篇倒伏
  • 1篇冬油菜
  • 1篇新种质
  • 1篇性基因
  • 1篇性状遗传

机构

  • 1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篇王璐璐
  • 6篇杨斌
  • 4篇肖华贵
  • 4篇代文东
  • 3篇黄泽素
  • 3篇李超
  • 2篇张瑞茂
  • 2篇饶勇
  • 2篇王敏
  • 2篇赵德刚
  • 1篇戚存扣
  • 1篇李德珍
  • 1篇周小婴
  • 1篇徐劲松
  • 1篇王沁
  • 1篇付三雄
  • 1篇陈静
  • 1篇张学昆
  • 1篇杨晓容
  • 1篇陆光远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农技服务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种子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
2020年
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鉴定出18个BnGPDH基因,参考拟南芥AtGPDH基因家族分类信息将它们分为BnGPDHp、BnGPDHm和BnGPDHc 3个亚家族。基因结构、保守模块分析发现亚家族内的基因成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染色体位置定位显示BnGPDH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qRT-PCR分析发现BnGPDHc家族成员在所检测的组织部位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此外,在花后21 d(day after flower,DAF)和30DAF的种子中BnGPDHc1-2、BnGPDHc2-1、BnGPDHc2-2的相对表达量在高油材料中要显著高于低油材料,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油菜种子中三脂酰甘油的形成相关。
张超付三雄唐容周小婴黄莎王璐璐杨克相戚存扣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实时荧光定量PCR
贵州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2
2020年
为促进贵州油菜产业发展,通过田间试验,对7个油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综合鉴定其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逆)性,初步筛选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油黔杂2019-1、黔杂2019-2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好、抗性强可在贵州大面积推广种植,而D2830、HZ-11产量较低不适宜在贵州种植。
黄莎肖华贵张超杨斌王璐璐唐容
关键词:油菜
优质高含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2号的选育
2020年
为选育高产及高含油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黔5005A与自育自交优良双低恢复系12-4451为亲本,成功配制优质高含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2号。黔油32号在2014-2015年西南区(长江上游)联合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184.32 kg/667m^2,居第2位,较对照(南油12)增产13.2%;在2015-2016年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0.27 kg/667m^2,较对照(蓉油18)增产6.4%;其杂种F 2籽粒种子芥酸含量0.1%、含油量44.39%、硫苷含量27.86μmol/g·饼。该组合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名为黔油32号。适宜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勉县及云南玉龙和寻甸等地区秋季种植。
唐容黄莎代文东王璐璐张超黄泽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杂交油菜选育
金沙县冬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2020年
金沙县是贵州省重要的冬油菜种植区域,采用田间对比试验,通过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研究该模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种模式中,与习惯处理相比,优化处理的产量均为最佳,其在机械浅耕条播下,优化模式的产量为最高,达129.44 kg/667m^2,比传统模式增加6.64 kg/667m^2。在化肥和农药分别减施的情况下,净收益增加141.7元/667m^2,实现了节本增收。综上所述,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达到减肥减药增效的效果,实现了绿色、节本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黄莎肖华贵张超杨斌王璐璐唐容
关键词:冬油菜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及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各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全株有效角果数(x8)>千粒重(x10)>株高(x1)>二次有效分枝数(x5)>主花序角果数(x7)>每角粒数(x9)>分枝角度(x6)>有效分枝高度(x2)>一次有效分枝数(x4)>主花序长(x3)。【结论】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是影响小区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次有效分枝数对全株角果数贡献率较大,且通过全株有效角果数产生了极大的正效应。在芥菜型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除了要注重全株角果数的选择外,还应该加强对二次有效分枝数的选择。
王璐璐张超黄莎唐容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Ⅵ保优高产制种技术规范被引量:1
2006年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经在贵州各地多年的制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其育苗移栽和直播的制种技术,规范从播种育苗至收获期间的培育壮苗、大田管理、拔除母本可育株,栽培调控,收获等环节的技术工作,确保种子质量和提高制种产量。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代文东王沁陈佳琴曾兵王璐璐
关键词:油菜隐性核不育黔油12号制种
贵州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2022年
芥菜型油菜是贵州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山地环境种植常受到秋冬干旱的危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筛选和鉴定苗期耐旱型种质资源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水培结合10%聚乙二醇处理的方法对198份贵州芥菜型油菜进行鉴定,根据处理和对照相对根长、根鲜重、上部鲜重、根干重、上部干重平均隶属函数值进行耐旱性评价,并测定了苗期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种质干旱处理根部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贵州芥菜型油菜种质对干旱敏感,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将198份种质划分为Ⅰ~Ⅴ共5类,其中中耐以上种质27份;不同耐旱级别种质盆栽鉴定发现,水培和盆栽鉴定相关系数极显著正相关(r^(2)=0.833),表明水培鉴定比较可靠;对苗期耐旱型、干旱敏感型极端表型种质根部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可能不是芥菜型油菜响应干旱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脯氨酸含量在芥菜型苗期耐旱性上具有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相关,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能反映芥菜型油菜苗期的耐旱性。本研究为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育种提供了种质,并为揭示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莎梁峰豪王璐璐唐容张玉玲陆光远徐劲松张学昆张超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隶属函数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品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分析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本研究对406份甘蓝型油菜连续两年的含油量、蛋白质、硫苷、芥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棕榈酸、脂朊总量11个品质性状进行分布特征、相关性、多样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06份甘蓝型油菜具有很好的遗传多样性。11个性状变异系数在3.97%~255.72%之间,其中,芥酸变异幅度最大,脂朊总量变异幅度最小;相关性系数大于0.800的性状有含油量与脂朊总量等3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3个主成分分别为油酸因子、含油量因子和亚麻酸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5.55%;在欧式距离为5处将4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为5类。本研究探明了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特征特性,为下一步油菜杂交育种的亲本选育及基础研究等提供基础依据。
梁峰豪张超杨斌王璐璐唐容黄莎肖华贵雷绍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
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花青素和叶绿素是植物体显色和光合作用的两类重要色素,为定位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而发掘和筛选调控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和绿叶油菜10-4438为亲本构建BC_(1)分离群体,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法进行QTL定位。【结果】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在BC_(1)群体呈连续偏态分布、叶绿素含量呈连续正态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检测到14个叶片花青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chrA03、chrA05、chrC02、chrC03、chrC04、chrC07、chrAnn;andom、chrAnn;andom、chrC04;andom染色体的相关区域,贡献率为9.17%~19.13%;在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8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甘蓝型油菜chrA03、chrA06、chrA07、chrA08、chrC01、chrC03、chrC06、chrC07、chrAnn;andom、chrCnn;andom、chrC03;andom染色体相关区域,贡献率为4.45%~13.07%。将定位到的QTL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并功能注释发现一些转录因子、细胞色素P450蛋白及UGT-糖基转移蛋白等可能参与调控叶片花青素的合成,PORB、HCF、NYC等基因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结论】上述染色体相关区域内可能存在调控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筛选这些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明确该性状遗传机制的基础。
代文东铁拿优玛丽亚张超唐容王少铭杨斌王璐璐饶勇黄泽素
关键词:花青素叶绿素QTL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Ⅳ.黔油14号制种父母本种植方式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对黔油14号父母本种植方式的研究得出,母本采用宽窄行移栽,父本以2 m的窝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的制种栽培方式,父本单株蕾花总数最多,母本单株有效角果最高,有效角率和每角粒数较高,制种产量最高,且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最小,稳定性好,制种产量较为安全。
代文东代继跃黄泽素杨晓容李德珍王璐璐
关键词: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