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剑南
-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棱针现代临床操作方法及名称概述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归纳总结现代三棱针临床操作方法及名称。方法:收集整理近15年的文献,按照三棱针操作的动作结合动作形态或动作目标、三棱针针刺方向、三棱针刺激速度快慢、三棱针与其它疗法配合,4种标准进行分类。结果:现代临床关于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与名称较多,同一种操作常有不同的名称。结论:对于三棱针的现代临床操作方法应给予标准化规范。
- 贾剑南陈泽林郭义
- 关键词:三棱针
- 针药并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能调整CD3、CD4的数量,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 贾剑南
- 关键词:针刺疗法T细胞亚群针药并用
- 活血通降方合并针灸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63例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患者的症状学、中医证候学、内镜下粘膜损伤程度、24小时阻抗-PH监测以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筛选出的63例难治性反流...
- 贾剑南唐艳萍刘茜
- 关键词: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针灸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西药标准三联、中药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三组之间HP的根除率、症状学及镜下粘膜改善情况的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南开医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
- 贾剑南唐艳萍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
- 胃息肉的特点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特点、不同胃息肉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胃镜下确诊为胃息肉的1 07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胃息肉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分析其Hp感染率,胃息肉的大小、位置、单发(多发)、病理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1 078例胃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7;胃息肉的最高发病年龄在60~79岁;Hp感染率为42.2%;长期口服PPI者(>4周)以增生性息肉多见;多发息肉的直径以0.2~0.5 cm多见,单发息肉以>0.5~1.0 cm多见。胃息肉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体(41.3%)、胃窦(34.1%)、胃底(20.9%)、胃角(2.0%)、幽门管(1.7%);炎性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最少见。息肉不同直径、位置、单发(多发)、病理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不同,合并Hp感染的息肉好发于胃窦部(P<0.05),以0.2~0.5 cm的多发性息肉最多见;Hp感染的胃息肉中,主要为炎性息肉(23.2%)和增生性息肉(18.8%),然而Hp阴性胃息肉中构成比最高为胃底腺息肉(24.0%)。胃底息肉以脾胃湿热证(48.0%)为主,腺瘤样息肉以胃络瘀阻证(81.2%)为主;不同直径的胃息肉,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Hp感染的胃息肉患者以脾胃湿热证为主(73.1%)。[结论]胃息肉患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高发,最常见的胃息肉发生部位在胃体、胃窦,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炎性及增生性。合并Hp感染的胃息肉多在胃窦部,多为炎性、增生性、脾胃湿热证。掌握胃息肉的特点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随访,预防癌变。
- 贾剑南唐艳萍康丽丽杨莉
- 关键词:胃息肉幽门螺旋杆菌病理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成因分析及处置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临床上将经过双倍剂量的PPI规范治疗8~12周后反酸、烧心等症状不能明显改善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rGERD的主要特点是临床症状难以缓解,rGERD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成因可以概括为“难”“治”“反”这三个方面。“难”:抑酸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困难。
- 贾剑南唐艳萍刘茜
- 关键词: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
- 针刺足三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后的胃镜、病理及症状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12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双侧足三里,直刺,进针10~30 mm,平补平泻操作1 min,然后提针斜刺向下肢近端(胃脘方向),平补平泻,留针30 min,于出针时急扪针孔。每日1次,8周为1个疗程,另外,三餐前口服粘膜保护剂吉法酯50 mg。对照组采用单纯吉法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镜、病理和症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病理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肯定的临床疗效。
- 贾剑南唐艳萍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针刺疗法足三里
- 活血通降方合并针灸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6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患者的症状学、中医证候学、内镜下黏膜损伤程度、24h阻抗-pH监测以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筛选出的63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雷贝拉唑20mg qd,铝碳酸镁2片tid,依托必利50mg tid。)、中药组(活血通降方每次1袋,每天2次)、针药并用组(活血通降方每次1袋,每天2次;足三里、中脘、内关、血海、合谷、公孙进行手法操作,每日1次,每穴行针2~3min,留针30~40min),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24h阻抗-pH监测中记录Demesster评分、胃食管反流次数、阻抗通道反流次数、较长反流次数(>5min)、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对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在症状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以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对于症状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针药并用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学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改善不明显(P>0.05);内镜下黏膜愈合方面,西药组优于针药并用组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阻抗-PH监测方面,针药并用组优于中药组优于西药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半年内复发率中医治疗组和针药并用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合针药并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通降法联合针灸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型在改善消化道症状、中医证候、控制复发方面具有优势。
- 贾剑南唐艳萍刘茜
- 关键词: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瘀血阻络针灸
- 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6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因,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肿瘤并存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率及漏诊率。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并行病理活检的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治疗与转归等方面归纳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肿瘤,其中5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幽门梗阻。并有病程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等表现,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活检诊断多为慢性炎症、溃疡,需要反复多次病理活检,甚至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方可确诊。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结论难治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警惕合并肿瘤的可能,内镜检查是目前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但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重视反复多次病理活检是降低误诊、漏诊率的关键。
- 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刘莹贾剑南王瑞顾芳芳
- 关键词:肿瘤内镜病理活检
- 氯雷他定致肝损害2例被引量:2
- 2011年
- 2例女性患者(例1为67岁,例2为34岁)因皮疹分别服用氯雷他定10 mg,1次/d。于服药第67、天分别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伴有尿色加深、食欲不振。实验室检查:例1总胆红素(TBil)204.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08.24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96.06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91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04 U/L;例2 TBil 85.3μmol/L,DBil 44.80μmol/LI,Bil 40.50μmol/L,ALT1565 U/L。均给予保肝、退黄治疗,症状逐渐好转,肝功能分别于治疗后40和14 d恢复正常。
- 王瑞唐艳萍弓艳霞贾剑南
- 关键词:氯雷他定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