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瘫
  • 2篇脑性
  • 2篇脑性瘫
  • 2篇脑性瘫痪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痉挛型脑瘫
  • 1篇电刺激
  • 1篇下肢
  • 1篇脑瘫儿
  • 1篇脑瘫儿童
  • 1篇脑瘫患儿
  • 1篇痉挛型脑瘫儿...
  • 1篇痉挛型脑瘫患...
  • 1篇患儿
  • 1篇活动平板
  • 1篇功能性
  • 1篇功能性电刺激
  • 1篇儿童

机构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2篇张进华
  • 2篇郑勇
  • 2篇许莹
  • 1篇杨正
  • 1篇赵澎
  • 1篇王玉霞
  • 1篇韩玉玲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对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技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对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24—60个月龄具有站立(扶站或独站)功能但不能独立行走的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活动平板步行训练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1h,每周5次,12周为一疗程。活动平板步行训练每日1次,每次5—15min,每周5次,12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进行下肢痉挛评分,包括改良Ashworth评级(MA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D区及F区百分比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Berg平衡功能和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BBS评分、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儿相应评定点的MAS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板步行训练能提高痉挛性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有利于促进脑瘫患儿独立行走。
张进华王玉霞郑勇许莹赵澎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
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9例(年龄24-60个月)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双瘫患儿随机分为FES组(21例)及对照组(18例)。FES组采用12周康复训练治疗,前6周辅以FES;对照组仅进行12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6周和12周后,MAS量化评分下降,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FES组患儿治疗6周和12周后,对照组患儿治疗12周后,踝关节ROM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6周和12周后,FES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结合运动训练,FES可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张进华杨正韩玉玲郑勇许莹
关键词:痉挛下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