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璐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CO2
  • 3篇氧化碳
  • 3篇相变
  • 3篇扩散
  • 3篇二氧化碳
  • 3篇CO
  • 2篇相态
  • 2篇相态变化
  • 1篇中介
  • 1篇射流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小直径
  • 1篇两相流
  • 1篇介质
  • 1篇控制研究
  • 1篇放空
  • 1篇粉尘
  • 1篇粉尘爆炸
  • 1篇PMMA
  • 1篇长输管道

机构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8篇郭晓璐
  • 7篇喻健良
  • 6篇闫兴清
  • 2篇陈绍云
  • 2篇刘少荣
  • 2篇曹琦
  • 2篇朱海龙
  • 1篇张永春
  • 1篇郑阳光
  • 1篇刘建武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1篇安全、健康和...
  • 1篇第二届CCP...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O2管道泄漏中介质压力响应、相态变化和扩散特性研究
作为CO2捕集和封存技术的重要环节,管道输运是大规模和长距离运输CO2的重要方式。由于各种复杂因素,CO2长输管道存在泄漏和断裂风险。然而,现有研究还无法理解高压CO2管道泄漏时介质的压力响应、相态变化和扩散特性。基于此...
郭晓璐
关键词:相态变化
工业规模CO_2管道泄放过程中的压力响应及相态变化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CO2相态分别进行了气相、气液两相和超临界状态的3组工业规模CO2管道(长256 m,内径233 mm)泄放实验,分析了CO2管道泄放过程中的压力响应和相态转变过程。研究表明:在管道内,气相CO2泄放开始时压力发生突降,而后压降停滞或减慢;管内相态主要为气态,但管道末端温度大幅下降使该处形成气液均相CO2。泄放口位于气液界面之上的气液两相CO2泄放中,减压波多次反射并导致多次压力突降和反弹;管内相态由气液分层向气液均相转变,管道顶部和底部气液均相CO2先后向气相CO2转变。超临界CO2泄放中的压力突降和反弹发生在临界区域附近,且压力穿过临界压力时,压变速率会停滞或减慢;管内相态经历了超临界、气液均相和气相泄放3个过程。
喻健良郭晓璐闫兴清张永春陈绍云
关键词:二氧化碳相变气液两相流
CO_2管道全截面破裂后介质射流扩散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CO_2输送管道全截面破裂后介质射流形貌和扩散危险区域,在260 m工业规模试验管道上开展了气相、超临界相及密相CO_2在全截面破裂工况的泄放试验,视频记录了CO_2射流形貌,测量了轴线上距离泄放口不同位置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了轴线方向CO_2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CO_2扩散危险区域。研究表明,气相CO_2泄放时射流呈现圆柱形,密相、超临界相呈现扇形。密相泄放时扩散危险区域稍高于超临界相泄放,显著高于气相泄放。
刘建武喻健良闫兴清郭晓璐陈绍云
关键词:CO2长输管道扩散
超临界CO_2管道减压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工业规模CO_2管道(长258 m,内径233 mm)实验装置开展了3组不同泄放口径的超临界CO_2的泄放实验,测量了CO_2减压过程中管内介质压力变化以及介质与管壁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减压过程中CO_2相态、密度变化及管壁内外传热过程。研究表明,超临界CO_2泄放导致管内介质压力、温度及管壁温度均下降,最终趋于稳定,介质由超临界相变为气液两相最终变为气相。初始阶段的温降幅度最大,对流换热强度最大。距离泄放端越远,管内顶部和底部介质的温降幅度越大,对流换热强度越小,在泄漏口附近的对流换热最为剧烈。随着泄放口径的变大,泄放时间和管道内介质与管道的换热时间都变小,且沿着管道方向的管道内流体和管壁的温度梯度变大,对流换热强度也变大。
喻健良朱海龙郭晓璐闫兴清曹琦刘少荣
关键词:二氧化碳传热相变
工业规模CO_2管道大孔泄漏过程中的射流膨胀及扩散规律被引量:11
2017年
通过气相和超临界状态的两组工业规模CO_2管道(长258 m、内径233 mm、泄放孔径100 mm)泄放实验,分析了近场动压、可见云以及扩散区域温度和浓度变化。研究表明:在大口径气相和超临界CO_2泄放中,泄漏口处会形成高度欠膨胀射流,在射流结构中会生成大量干冰颗粒;后者形成的欠膨胀射流结构范围较大,但马赫盘的位置都在0.4 m内。可见云在快速膨胀后,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亚稳定状态,随后缓慢衰减。可见云携带干冰颗粒和水雾快速扩散,干冰颗粒在降至地面前已全部升华,未形成干冰床。气相与超临界泄放中的扩散区域温度在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且超临界泄放中温降更大;CO_2浓度均升高后缓慢下降,预测二者5%浓度在泄漏方向上的危险距离至少为30和50 m。
喻健良郑阳光闫兴清郭晓璐曹琦朱海龙刘少荣
关键词:二氧化碳扩散相变
小粒子在粉尘爆炸火焰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影响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初步发现小直径粒子在粉尘爆炸火焰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粉尘爆炸的内在规律还未被理解。采用开放式粉尘爆炸火焰精细结构实验系统,开展了100 nm与30μm...
张新燕郭晓璐管清韦孙会利闫兴清喻健良
文献传递
工业规模CO2管道泄放装置设计和试验研究
研究设计了世界首套256m长、内径233mm的工业规模管道泄放装置,用于模拟CO2输送管道的泄漏和破裂,可采集泄漏过程中管道内CO2温压数据及泄放后的扩散数据;特制了双膜爆破装置实现了管道可控泄放;采用基于Compact...
喻健良郭晓璐陈绍
CO2管道泄漏中减压波速度和断裂控制研究
基于CO相态分别为气相、密相和超临界的三组工业规模CO管道(长258 m,内径233mm)全口径泄放实验,研究了CO管道断裂中减压波速度和管道断裂速度的关系,提出了关于CO管道的断裂扩展判据。结果表明:气相CO减压波速度...
郭晓璐闫兴清喻健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