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帅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柳兰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正交实验对分离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柳兰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AlCl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得柳兰中总黄酮含量为1.60%,样品平均回收率99.15%,RSD为1.51%(n=5)。结果表明,最佳分离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固液比为1∶30(g·mL^(-1)),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4 h。
- 芦永昌钱帅毛继祖许生胜马禅娟
- 关键词: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 苞叶雪莲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苞叶雪莲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选自苞叶雪莲石油醚部位、苞叶雪莲乙酸乙酯部位、苞叶雪莲正丁醇部位、苞叶雪莲水相萃取部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将苞叶雪莲全草粉碎,加入质量百分比...
- 芦永昌吴疆李海丽朱奎德钱帅白雪王欢田静
- 文献传递
- 苞叶雪莲粗提物对EA.hy926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确定Na_2S_2O_4对EA.hy926细胞造成缺氧损伤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建立缺氧损伤模型,以只加Na_2S_2O4为对照组,添加不同浓度的苞叶雪莲(Saussurea obvallata)粗提物,从细胞形态和细胞生存率两个方面检测其抗缺氧作用,分析苞叶雪莲粗提物对Na_2S_2O4造成EA.hy926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苞叶雪莲粗提物从1.25 mg/m L浓度开始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了缺氧模型组中EA.hy926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在10 mg/m L浓度下与Na_2S_2O4模型组相比,极显著增加了细胞存活率,是缺氧模型组的6.3倍,表明苞叶雪莲具有很强的抗缺氧损伤能力。
- 李海丽卢永昌钱帅朱奎德
- 关键词:缺氧损伤
- 蓝花侧金盏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蓝花侧金盏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选自蓝花侧金盏石油醚部位、蓝花侧金盏乙酸乙酯部位、蓝花侧金盏正丁醇部位、蓝花侧金盏水相萃取部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将蓝花侧金盏全草粉碎,加...
- 芦永昌吴疆林鹏程钱帅白雪李海丽郑虹朱奎德曾擎屹
- 文献传递
- 蓝玉簪龙胆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蓝玉簪龙胆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选自蓝玉簪龙胆石油醚部位、蓝玉簪龙胆乙酸乙酯部位、蓝玉簪龙胆正丁醇部位、蓝玉簪龙胆水相萃取部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质量比混合物。将蓝玉簪龙胆全草粉碎,加入...
- 芦永昌吴疆白雪钱帅李海丽朱奎德曾擎屹郑虹田静王欢
- 文献传递
- 一种木藤蓼降尿酸降血糖作用的研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藤蓼降尿酸降血糖作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关于降尿酸的供试品的制备;步骤2、关于降尿酸的造模剂的配制;步骤3、关于降尿酸的阳性药的配制;步骤4、关于降尿酸的造模与给药;步骤5、关于降尿...
- 芦永昌钱帅张忠梅吕倩张弓史生辉王庶
- 宽筋藤抑制HDAC1酶有效部位及制法和应用
- 宽筋藤抑制HDAC1酶有效部位及制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选自宽筋藤石油醚部位、宽筋藤水相萃取部位中的一种,或者宽筋藤石油醚部位、宽筋藤乙酸乙酯部位、宽筋藤正丁醇部位、宽筋藤水相萃取部位中的两种以上的按任意质量...
- 芦永昌吴疆林鹏程钱帅王庶张海霞白雪郑虹朱奎德曾擎屹
- 宽筋藤抗HIV‑1病毒有效部位及制法和应用
- 宽筋藤抗HIV‑1病毒有效部位及制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选自宽筋藤乙酸乙酯部位或宽筋藤正丁醇部位。将宽筋藤粉碎,加入质量百分浓度65%~95%乙醇溶液提取,将所得提取液浓缩、干燥,得浸膏;将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
- 芦永昌胡秦林鹏程钱帅田静王欢
- 一种木藤蓼降尿酸降血糖作用的研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藤蓼降尿酸降血糖作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关于降尿酸的供试品的制备;步骤2、关于降尿酸的造模剂的配制;步骤3、关于降尿酸的阳性药的配制;步骤4、关于降尿酸的造模与给药;步骤5、关于降尿...
- 芦永昌钱帅张忠梅吕倩张弓史生辉王庶
- 文献传递
- 宽筋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藏药宽筋藤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的化学成分。方法宽筋藤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制备柱、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槲皮素(2)、山柰酚(3)、木犀草素(4)、杨梅素(5)、丹皮酚(6)、N-反式阿魏酰酪胺(7)、杨梅素-3-O-β-D-葡萄糖黄酮(8)、槲皮素-3-O-α-L-鼠李糖黄酮(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史生辉钱帅王庶张海霞芦永昌叶菊
- 关键词: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