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信息服务业
  • 2篇服务业
  • 1篇信息服务业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信息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面板数据模型
  • 1篇服务业集聚
  • 1篇ARIMA模...
  • 1篇产业集聚

机构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

  • 3篇陈丹丹
  • 2篇夏恩君
  • 1篇赵轩维
  • 1篇霍海涛
  • 1篇李森
  • 1篇侯爱军

传媒

  • 1篇中国市场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以信息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其整体发展状况,然后选取2004—2013年29省市的面板数据,以生产要素、区位因素、空间因素、政府因素和国际环境5个要素为立足点,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误差修正后的长期和短期均衡模型,通过模型的对比,分析了产业聚集理论对信息服务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水平对信息服务业集聚均具有显著影响,且人力资本的系数最大;信息化水平和城市规模在长期对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显著;政府扶持力度仅在短期促进信息服务业集聚,长期影响效果不大。
霍海涛赵轩维夏恩君陈丹丹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
基于供需视角的我国区域人才流动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市场经济下,人才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其配置也遵循市场规律,而市场配置的驱动机制主要是供求机制,当地区人才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时,人才资源会在地区间转移。首先界定了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衡量指标,然后从人才供需的视角探讨了区域人才流动理论,利用ARIMA模型,采用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别预测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13-2020年的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情况,并依据预测值分析了区域人才流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几年,人才资源流动更多地表现为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
侯爱军夏恩君陈丹丹李森
关键词:ARIMA模型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采用对比分析法,从产业发展水平、投入规模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提升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陈丹丹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