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显尧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德雷克海峡
  • 1篇深层水
  • 1篇气溶胶
  • 1篇气溶胶光学
  • 1篇气溶胶光学厚...
  • 1篇箱式模型
  • 1篇颗粒物
  • 1篇可吸入颗粒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环流
  • 1篇光学厚度
  • 1篇海峡
  • 1篇海洋环流
  • 1篇锋面
  • 1篇风应力
  • 1篇PM
  • 1篇PM10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篇陈显尧
  • 1篇邵秋丽
  • 1篇张敏
  • 1篇贺婧婧
  • 1篇王萌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德雷克海峡的打开对海洋环流的影响--基于一个箱式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研究了德雷克海峡的打开对海洋环流的影响.德雷克海峡未打开时,南半球中高纬度之间风应力旋度产生的流涡促进了中高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德雷克海峡打开后,南极绕极流(ACC)形成,绕极流区的强锋面阻隔了南半球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热量传输.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利用一个箱式模型分析了德雷克海峡闭合时的风应力和打开时的海洋温度锋面分别对南极底层水(AABW)和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形成的影响.实验发现:(1)德雷克海峡闭合时,风应力产生的流涡强度增大,可导致AABW形成减少、NADW形成增多;南半球高纬度增温,整个大洋底层水的温度也同时升高.(2)德雷克海峡打开时,只有温度梯度达到一定强度才会有AABW形成,并导致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大洋大部分底层水变冷;而当锋面强度小于临界值(本模式中为4.03℃)时,没有AABW形成,海盆中大部分区域的海温都偏高.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德雷克海峡打开的过程中,风应力的改变与海洋温度锋面的形成影响了AABW和NADW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大洋经向翻转环流的状态.
邵秋丽陈显尧RuiXin HUANG
关键词:德雷克海峡箱式模型风应力锋面
香港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_(10)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异及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经验模分解方法,分析了香港地区2005-2011年期间经垂直标高订正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Hi)与湿度订正后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f(RH))在半年、年和长期趋势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香港地区AOD/Hi与PM10×f(RH)均存在显著的半年和年周期振荡,其中半年的峰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0月.受沙尘天气以及内陆污染物输送的影响,二者的半年振荡的第一个峰值的振幅均值都显著高出10月,是一年中污染最为明显的时期;年周期尺度上,二者的变化过程与年降雨量和太阳总辐射呈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其中峰值都出现在2月前后,相比沙尘天气促成的半年振荡的第一个峰值提前发生一个月左右,其振幅均值仅为半年振荡的第一个峰值的一半.长期趋势上,2005-2011年间二者整体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PM10×f(RH)下降速率达到平均每年14μg m^-3,归因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下降以及对二氧化硫等气溶胶颗粒物排放的控制.AOD/Hi与PM10×f(RH)的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在半年和年时间尺度上的相关性(0.67和0.79)均超过95%置信度检验.下降趋势上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当AOD/Hi不超过0.44的范围时,PM10×f(RH)的下降速率慢于AOD/Hi的下降速率,但在超过0.44时,PM10×f(RH)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AOD/Hi.上述结果表明AOD/Hi能够反映出香港地面站点污染物监测数据PM10×f(RH)在半年、年周期以及长期趋势上的变化特征,可用于分析评价香港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贺婧婧张敏陈显尧王萌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