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琛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厌氧
  • 2篇水处理
  • 2篇污泥
  • 1篇厌氧发酵
  • 1篇厌氧发酵产氢
  • 1篇厌氧发酵制氢
  • 1篇厌氧污泥
  • 1篇厌氧污泥床
  • 1篇制氢
  • 1篇上流式厌氧污...
  • 1篇生物处理
  • 1篇污泥床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颗粒污泥
  • 1篇好氧
  • 1篇好氧颗粒
  • 1篇好氧颗粒污泥
  • 1篇发酵产氢
  • 1篇发酵制氢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作者

  • 3篇陈滢
  • 3篇陈琛
  • 3篇刘敏
  • 2篇何秋阳
  • 1篇周筝
  • 1篇周湘杰
  • 1篇刘凯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H对热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自制连续流厌氧发酵产氢反应器,接种经过50min热处理的污泥,以蜜糖废水为底物,探讨pH值的变化对反应器运行中产氢和产酸的影响。在进水COD浓度为5000mg/L、温度为37℃、HRT为6h、负荷为67kgCOD/(m·3d)的条件下,分别在pH为6.0、5.5、5.0、4.5时对反应器内产氢产酸等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6.0和pH为4.5出现了两个产氢能力的峰值,最高产氢能力达到7.90L/(L·d),平均分别为6.95L/(L·d)和6.75L/(L·d)。pH减小的过程中,反应器产气能力从18L/(L·d)下降到10.3L/(L·d);气相产物中氢气的含量从39%上升到52%;挥发酸总产量随pH下降而减少,其中乙酸和丁酸的含量为挥发酸总量的53%和36%左右,乙酸和丁酸和丙酸的比例与系统产氢能力和产气中氢气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陈琛刘敏陈滢
关键词:厌氧发酵制氢PH污水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被引量:4
2010年
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性,并对目前主流的好氧颗粒形成机理如晶核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细胞表面疏水性假说、胞外多聚物假说、自凝聚原理、丝状菌假说和阶段形成假说等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机理,但水力剪切力、胞外多聚物、微生物的自固定等的联合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刘凯刘敏陈滢何秋阳陈琛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处理废水处理
种泥热预处理对培养产氢颗粒污泥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自制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研究种泥热预处理对培养产氢颗粒污泥的影响。2组反应器分别以原始污泥和经热预处理污泥作为种泥,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mg/L,温度为37℃,出水pH为4.6~5.0的条件下,逐渐将HRT由24h降低到7h,2组反应器都在HRT为8~7h时成功培养出成熟的颗粒污泥。此时,有机负荷为45kg(COD)/(m3·d),接种原始污泥组产气量为41L/d,氢气含量为52%,COD去除率为23%,总挥发酸为1380mg/L;而接种经热预处理污泥组的有机负荷为57kg(COD)/(m3·d),产气量为44.5L/d,氢气含量为47.5%,COD去除率为12%,总挥发酸为1086mg/L。研究结果表明,种泥热预处理对产氢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虽然在形成颗粒污泥的过程中反应器稳定性较差,污泥易上浮,但颗粒形成后运行稳定,能适应更短的HRT,同时氢气产量也更高。
刘敏周湘杰周筝陈滢陈琛何秋阳
关键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