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开门
  • 2篇单开门椎管扩...
  • 2篇椎管
  • 2篇椎管扩大
  • 2篇椎管扩大成形
  • 2篇椎管扩大成形...
  • 2篇钛板
  • 2篇微型钛板
  • 2篇颈椎
  • 2篇扩大成形术
  • 2篇成形术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退变
  • 1篇椎板
  • 1篇椎板重建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椎间盘退变模...
  • 1篇内固定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周初松
  • 3篇黄小军
  • 2篇孙进
  • 2篇刘阳
  • 2篇安树康
  • 2篇闵少雄
  • 1篇陈仲
  • 1篇许勇
  • 1篇刘玉林
  • 1篇林荔军
  • 1篇罗平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纤维环穿刺法与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病理过程和尝试基因治疗等的基础,建立的动物模型要求与人类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拟性,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目的:比较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纤维环穿刺组和纤维环切开组。经腹膜外入路暴露L3/4、L4/5、L5/6椎间隙,纤维环穿刺组采取针刺纤维环,纤维环切开组采取尖刀切开纤维环,控制穿刺或切开的深度及方向。术后2,4,12,20周通过MRI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腰椎间盘髓核变性及组织病理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兔椎间盘髓核面积缩小,纤维环面积增大,髓核内T2加权像信号降低、变暗,椎间隙高度也开始下降,纤维环穿刺组T2信号强度评分较纤维环切开组低(P<0.05);随着时间的进展,兔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逐步增高,椎间隙逐渐变窄,术后20周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达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两组髓核内细胞含量逐渐减少,纤维软骨形成。提示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均可成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但纤维环切开法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纤维环穿刺法剧烈,建立的模型过程可能不是人体椎间盘自然退变的模拟过程,纤维环穿刺法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人类椎间盘损伤后的退变过程。
罗平刘玉林陈仲林荔军许勇黄小军周初松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骨组织工程
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的研制及应用解剖学基础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C2~7颈椎获得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标本测量C2~7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据此设计此种微型钛板,并在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C2~7侧块宽度为(9.89±0.97~12.09±0.93)mm,侧块高度为(11.44±2.09~13.56±2.17)mm,侧块厚度为(6.66±0.78~9.03±1.46)mm,自侧块背侧外缘至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之间的背侧表面长度为(25.21±2.08~27.09±1.80)mm,椎板外侧端、中间的高度分别为(11.54±1.66~16.83±1.77)mm、(10.91±1.58~14.86±1.48)mm,椎板外侧端、中间的厚度分别为(4.44±0.81~7.24±1.08)mm、(3.00±0.86~6.46±1.46)mm,棘突基底部的高度为(9.33±1.67~12.06±1.89)mm,棘突基底部的宽度为(8.59±1.81~14.53±3.77)mm,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高度为(7.10±1.76~10.96±1.81)mm,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宽度为(6.66±1.86~10.31±3.17)mm。此种微型钛板由钛板主板、滑动钩和配套螺钉构成,其中钛板主板宽度为6 mm,长度分为36、38、40、42 mm和44 mm五种型号。[结论]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各部件参数有一定的选取范围,其能在颈后入路下安装,能扩大椎管、重建颈椎板的稳定性,具有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的特点。
孙进闵少雄黄小军安树康刘阳周初松
关键词:钛板内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的应用解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骨标本测量C3~7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块宽度C3(9.89±0.97)mm,C7(12.09±0.93)mm、高度C4(11.44±2.09)mm,C7(13.56±2.17)mm,逐渐增大。侧块厚度C3(9.03±1.46)mm、C7(6.66±0.78)mm,逐渐减小。自侧块外缘至棘突基底部上5 mm之间的长度C3(25.21±2.08)mm,C6(27.09±1.80)mm,C7与C4接近。椎板外侧端、中间的高度分别为C3(11.54±1.66)mm,C7(16.83±1.77)mm;C3(10.91±1.58)mm,C7(14.86±1.48)mm,逐渐增大。椎板外侧端、中间的厚度分别为C5(4.44±0.81)mm、C7(5.28±0.76)mm;C4(3.00±0.86)mm,C7(4.92±0.96)mm。棘突基底部的高度C4(9.33±1.67)mm、C7(11.34±1.57)mm、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高度C4(7.10±1.76)mm,C7(9.82±1.46)mm,C3与C5接近。棘突基底部的宽度C5(8.59±1.81)mm,C7(11.13±1.76)mm、上5 mm平面的宽度C5(6.66±1.86)mm,C7(8.50±1.58)mm,C5最小,C7最大。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在形态学上有可行性,能扩大椎管、重建颈椎板的稳定性。
孙进闵少雄黄小军安树康刘阳周初松
关键词:微型钛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