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丰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柴达木盆地
  • 3篇涩北气田
  • 3篇气田
  • 1篇低场核磁
  • 1篇低场核磁共振
  • 1篇低丰度
  • 1篇电阻率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动态监测体系
  • 1篇治水
  • 1篇三角洲
  • 1篇生物气
  • 1篇水气比
  • 1篇泥岩
  • 1篇气层
  • 1篇浅水
  • 1篇浅水三角洲
  • 1篇稳产
  • 1篇物源方向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青海...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刘俊丰
  • 2篇李江涛
  • 2篇王小鲁
  • 1篇司马立强
  • 1篇沈生福
  • 1篇严焕德
  • 1篇石亚军
  • 1篇奎明清
  • 1篇史玉成
  • 1篇刘应如
  • 1篇易定红
  • 1篇王爱萍
  • 1篇李积永
  • 1篇李红哲
  • 1篇谭晓华
  • 1篇赵宁
  • 1篇李金华
  • 1篇张小军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涩北气田动态监测体系及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涩北气田作为第四系疏松砂岩生物成因气田,储层疏松,成岩性差,水气关系复杂,气井生产中存在易出砂、出水等问题,跟踪气田动态监测,深化气藏动态分析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通过动态监测在涩北气田实践应用,开展适合疏松砂岩气田的动态监测体系和优化研究,以满足气田开发动态跟踪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
张小军王小鲁沈生福刘俊丰李金华
关键词:涩北气田动态监测出砂
低丰度气层潜力识别方法研究——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
浅层生物气藏存在由于盖层品质差而形成的低丰度含水气砂体,此类气砂体可能是基于浓度封闭机理形成,盖层与储集层间泥质含量差异是控制成藏品质的基本地质因素,并可以通过盖层与储集层自然伽马幅度差较好体现出来。本文结合测试成果认识...
顾端阳李江涛刘俊丰严焕德李会光史玉成涂加沙
关键词:水气比电阻率
柴达木盆地涩北强水侵气藏稳产关键技术与开发对策
2023年
涩北气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疏松砂岩强水侵气藏,受构造平缓、储层疏松、气层层数多且薄、气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影响,开发过程中遭遇气藏水侵严重、砂蚀砂埋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等技术挑战。为了保障涩北气田天然气产量,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保持长期稳产,开展了地质、气藏、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一体化攻关研究,系统总结了气田地质特征,梳理了“十二五”以来气田稳产的关键技术,剖析了目前持续稳产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稳产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系统梳理、总结了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构造、储层、水侵等特征,以及出砂、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明确了制约气田稳产难题;②通过持续长期攻关,形成了具有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开发特色的砂体动静态精细描述与储量挖潜技术、开发指标监测与动态调控优化技术、水侵与砂患综合防控治理和地面集输净化与数字化等技术;③涩北气田持续稳产难度前所未有,需要以往经验技术为支撑,更需持续深化气藏认识、创新技术工艺以及加强综合应对实施,预计2023—2025年产气量有望保持在850×10 m3/a之上的持续稳产。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稳产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气田长期稳产,其经验对其他老气田开发稳产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宋伟奎明清李江涛王小鲁刘俊丰孙勇温中林杨国军谭晓华
关键词:涩北气田
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_(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_(2)谱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构建了离心束缚水T_(2)谱,确定了可动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用于划分出流体类型并开展了孔隙有效性评价。(2)研究区岩样饱和水状态T_(2)谱谱峰呈左小右大的形态,右峰幅度值远大于左峰,占T_(2)谱幅度值90%以上;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T_(2)谱幅度减小且左移趋势明显;束缚水T_(2)谱形态近似于正态分布,起始位置与饱和水状态的T_(2)谱基本重合。(3)研究区可动流体T_(2)截止值T_(2C1)平均为3.3 ms,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T_(2C2)平均为1.8 ms;孔隙流体包括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黏土束缚水T_(2)小于T_(2C2),毛管束缚水T_(2)大于T_(2C2)且小于T_(2C1),可动流体T_(2)大于T_(2C1);毛管束缚水含量最高,黏土束缚水其次,两者占总孔隙流体的84.43%~95.06%,可动水含量低。(4)研究区储层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54.99%,主要为毛管束缚孔,黏土束缚孔为无效孔隙;黏土含量越高,有效孔隙度越小。
司马立强马骏刘俊丰杨会洁王亮赵宁
关键词:生物气低场核磁共振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浅水三角洲物源及沉积演化
2024年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三角洲物源方向、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发育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南祁连山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物源方向为近北东—南西向,稳定重矿物(磁铁矿、石榴子石、白钛矿和锆石)含量高(质量分数介于81.0%~99.9%)、不稳定重矿物(绿帘石和角闪石)含量低。②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为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砂体的成分成熟度一般中等—较差、分选磨圆度中等—较差,粒度概率图以反映河流作用的一跳跃一悬浮式为主;沉积构造类型多样,主要发育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③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继承性发育3条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的砂体富集带(砂地比值介于35%~65%之间),早期到中期砂体发育程度增强,呈进积式;中期到晚期砂体发育程度有所减弱,呈弱退积式。④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持续发育3个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沉积朵叶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其次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早期到中期浅水三角洲前缘发育规模增大,中期到晚期发育规模减小。
易定红石亚军刘俊丰刘俊丰刘应如王爱萍李积永王爱萍贾正良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物源方向渐新世柴达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