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云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诱导型
  • 1篇诱导型一氧化...
  • 1篇诱导型一氧化...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肾细胞
  • 1篇肾细胞癌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4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广州优迪生物...

作者

  • 4篇刘宏云
  • 2篇张静
  • 2篇王锡明
  • 2篇高浩
  • 2篇吴建华
  • 1篇李海飞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16例,从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等方面总结其CT影像特点。结果本组16例均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肾皮质,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凸出肾轮廓之外,平均4.7cm(2.2~10cm不等),伴或不伴邻近结构受累;增强扫描大多数(12例)动脉期明显不均质强化,静脉期及分泌期强化程度降低,低于周围。肾实质,即典型的“快进快出”式强化,1例动脉期中等度强化,2例仅轻度强化,1例肿瘤内形成动静脉瘘。本组病例其中1例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内可见多发点状及条状钙化,增强后呈中等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结论CT扫描是肾透明细胞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其较特征性的动脉期强化方式是与其它类型肾癌相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刘宏云王锡明于鸿强吴建华张静田世磊高浩刘永顺
关键词:肾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9年
目的:对肺结节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86例肺结节疾病患者,根据CT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扫描,对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及肺结节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有效辐射剂量方面,观察组为(2.07±0.16)mSv,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0.2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节鉴别诊断结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肺结节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诊断安全性,诊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刘宏云
关键词:肺结节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
沉默miR-223对川崎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沉默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HCAEC)miR-223的表达,研究miR-223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儿童和川崎病儿童的血清。将实验分为3组:正常儿童患者血清组(N组)、川崎病患者血清阴性组(KD组)、川崎病患者血清+miR-223 inhibitor组(M组),每组均处理HCAEC细胞48 h。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223、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mRNA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NO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Matirgel胶体外管腔形成试验检测HCAEC细胞管腔形成。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223 inhibitor干扰可显著降低iNOS mRNA表达量(P<0.05),提高eNOS mRNA表达量(P<0.05)。KD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管腔数量增多,miR-223 inhibitor干扰可降低细胞凋亡,降低管腔形成数量(P<0.05)。结论沉默miR-223的表达可使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减少,NO表达降低,HCAEC生成血管数减少。miR-223可能是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基因治疗的潜在靶基因之一,用来预测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陈翠翠郭晓晓梁焕坤黎杰星钟树海刘细潘刘宏云李来庆张立成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管腔形成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诊断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行强化CT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与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 7例中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42岁,病灶均为单发,腹膜后3例,右下腹小肠系膜、左侧髂窝区、右肺及左腹股沟区各1例,临床表现依据肿块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腰痛3例,腹痛及腹部肿块2例,咳嗽及下肢肿胀各1例,发热3例,CT平扫均呈实性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大部分边界较清,增强后均呈不均质强化或明显持续强化,除右肺肿块外,其余6例肿块均不同程度包绕临近动静脉血管,动脉血管管腔通畅,无或略狭窄,血管管壁无破坏,静脉血管多受压移位、狭窄或闭塞,2例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CT检查能明确肿块的部位、累及的范围、周边浸润的程度、内部结构等,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对术后复查随访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宏云王锡明吴建华于鸿强张静田世磊高浩李海飞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