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罕鲜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致病
  • 1篇心病
  • 1篇牙面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牙周致病菌
  • 1篇致病菌
  • 1篇色素沉积
  • 1篇龈下
  • 1篇龈下菌斑
  • 1篇相关基因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牙周炎
  • 1篇菌斑
  • 1篇口腔
  • 1篇基因
  • 1篇假丝酵母菌
  • 1篇冠心病
  • 1篇白色假丝酵母...

机构

  • 2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吕罕鲜
  • 2篇张明珠
  • 2篇雷雅燕
  • 2篇和丽佳
  • 1篇税艳青
  • 1篇王小洁
  • 1篇吴剑花
  • 1篇任晓斌
  • 1篇黄松靖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一种重要的机会致病真菌,其致病过程包括菌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入侵和损害三个阶段,依赖于黏附蛋白和易于侵入宿主细胞的酶、菌体形态及表型的转换等毒力因素实现,本文就其整个致病过程与上述毒力因素相关的主要基因作一综述。
和丽佳吕罕鲜雷雅燕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致病基因
伴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检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chronicperiodontitis,CP)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收集50例CP患者及50例CP合并CHD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以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法检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Fn)、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并比较6种微生物在CP及CP合并CHD患者物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 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 98%,Pi 92%,Fn 88%,Aa 6%,Tf 92%和Td 98%;CP合并CHD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 100%,Pi 94%,Fn 80%,Aa 14%,Tf 96%和Td 98%,2组间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组及CP合并CHD组的龈下菌斑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吕罕鲜张明珠吴剑花和丽佳雷雅燕
关键词:牙周致病菌慢性牙周炎冠心病PCR
成人牙面色素沉积与口腔产黑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口腔常见4类产黑菌进行检测,研究口腔产黑菌与口腔色素沉积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18~40岁牙面有色素沉积(非食用含色素食物和吸烟)和无色素沉积各30名受试者的牙菌斑样本,通过DNA抽提和二步PCR扩增方法,对口腔常见4类产黑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中间普氏菌(porphyromonas intermedius,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样本均检测到目标细菌,30例无色素沉积者的标本中Pg、Pe、Pi、Pn的检出率分别为27%、40%、30%、87%;30例有色素沉积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80%、73.3%、80%。有色素沉积者的Pg、Pe、P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色素沉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面有色素沉积者口腔产黑色素杆菌检出率高。
张明珠税艳青吕罕鲜任晓斌黄松靖王小洁
关键词:色素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