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梅玲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异化
  • 1篇中国话
  • 1篇中国话语
  • 1篇中国模式
  • 1篇话语
  • 1篇话语建构
  • 1篇本体论
  • 1篇本体论意蕴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周梅玲
  • 2篇陈曙光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克思“生活”概念的本体论意蕴被引量:2
2017年
寻根究底的超越本性驱使人们不断寻找现实存在的根基,引发哲学对于"存在"本质的探讨,开启了哲学追寻本体论的漫长征程。西方哲学自诞生起,就开始了对终极存在的探索。然而,超越性的理性思维逐渐将人们带入了忘我之境,构建了脱离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实体本体论,超越本性丧失了原始的"生活"根基,传统哲学最终陷入自我封闭的魔咒中无法自拔。马克思则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中,以人的感性生存活动为人的存在根据,以人的现实生命为思想主题,以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终极关怀,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未来指向性的"生活"概念上升到本体论的境遇中,阐发了"生活"作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实现了本体论的革命性转向。
周梅玲
关键词:本体论
论马克思的“生活”概念被引量:5
2015年
"生活"概念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独特视角。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生活"概念具有多重的本质规定性。相比于西方传统哲学,马克思的生活概念实现了从抽象生活到现实生活,从孤立生活到全面生活,从逃避生活到直面生活的转变,彰显了生活概念的独特意蕴。
陈曙光周梅玲
论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建构被引量:23
2016年
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然而,中国的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俨然是一个行动的"巨人"、语言的"矮子"。当下中国,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三期叠加,构成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非常独特的历史语境。究竟如何讲述中国故事,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者推崇"照着说"的复归方案,文化保守主义者迷信"向后看"的复古方案,文化激进主义者主张"向外看"的西化方案。然而,无论是用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抵消现代主义,或是将前现代的话语简单复活,还是将西方的现代性话语平移到中国,都有悖于当下中国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国话语只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成和展开,必定具有自身独特的问题和论域。
陈曙光周梅玲
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话语话语建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