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良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和单纯WBRT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探讨脑转移瘤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经我院明确诊断的97例脑转移瘤患者(其中肺癌53例,乳腺癌21例,其他类型肿瘤共23例)分成WBRT+SRT组和单纯WBRT组。WBRT+S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Gy/3~4w)后给予SRT,4~8Gy/f,共3~6f,2次/w。WB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Gy/3~4w)后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6~60Gy/5~6w。评价两组患者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WBRT+SRT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达到了26.5%和49.0%,总有效率为75.5%,而WB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6.7%和33.3%,总有效率为50.0%,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87例放疗前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有78人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的有效率为89.7%,而WBRT+SRT组有效率为91.1%,WBRT组有效率为88.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放射治疗过程中,WBRT+SRT组中有2例(4.1%)发生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WBRT组中有7例(14.6%)发生了放射性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WBRT+SRT组在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方面优于WBRT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WBRT组。WBRT+SRT或许是脑转移瘤比较有优势的治疗方法。
- 王铁君怀淑君侯吉光刘忠山张志良贾晓晶
- 关键词: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
- CT引导下宫颈复发癌挽救性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学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宫颈复发癌患者的新方法,分析其剂量学优势。
方法16例接受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性体外放疗的宫颈复发癌患者接受了CT引导下金属针植入的组织间插植治疗。给予高危临床靶区(HR-CTV)6 Gy 6次剂量。评价本次近距离治疗肿瘤靶区HR-CTV D90;之前的体外照射和本次近距离治疗累加的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D2 cm3值。结果HR-CTV D90的平均值为(52.5±3.3) Gy。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累加D2 cm3分别为(85.6±5.8)、(71.6±6.4)、(69.6±5.9) Gy。每次近距离治疗金属针的平均使用量为(6.1±1.5)。实际1年OS、LC分别为81%、69%。结论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宫颈复发癌具有很好的DVH参数和较小的并发症,或许临床是可行的,但其远期临床结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 刘忠山郭杰赵杨祉林霞张志良王红勇李云峰任晓俊张冰雅王铁君
- 关键词:剂量学
- 基于Monte Carlo的角度变化对乳腺癌术后电子线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研究
- 王春宇毛铁铸路双臣张志良林霞宋运好国慧
- 卵巢癌肉瘤临床分析1例
- 2019年
- 卵巢癌肉瘤(ovarian carcinosarcoma,OCS),又名卵巢恶性苗勒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MMMT),为恶性混合性中胚层肿瘤中的一种,组织中含有恶性上皮成分及肉瘤成分,较为罕见。WHO将其划分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一个亚型[1],但其临床表现较卵巢上皮性癌侵袭性强、进展更快,主要见于绝经后妇女。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原发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复发病理类型为癌肉瘤,报道如下。
- 郝琳琳张志良毛铁铸郭杰
- 关键词:卵巢癌癌肉瘤子宫腺肌症
- 帕金森病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P+)对小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在体外建立帕金森病(PD)实验研究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小鼠胚胎(孕14d)中脑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1、1、10和15μmol.L-1)MPP+药物实验组,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化学细胞染色方法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及凋亡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为(875±23)个/孔。在0.1、1、10和15μmol.L-1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612±25)、(586±32)、(459±16)和(435±19)个/孔,与对照组比较,MPP+实验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长度明显减少。Hoechst33342染色发现,对照组中凋亡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5.45±0.29)%,10μmol.L-1MPP+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为(26.97±1.36)%,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0.1、1、10和15μmol.L-1MPP+均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减少,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的程度越显著。MPP+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可能通过凋亡途径所诱导。
- 贾晓晶张志良曲雅勤翟成伟杨太权Wolf-Dieter Rausch龚守良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脑细胞培养细胞凋亡
- 腹部肿瘤Intrabeam低能X线术中放疗的近期放射反应的临床观察
- 杨建征王铁君王旻徐景伟张明威陈云波国慧毛铁铸张志良宋新灵刘林林贾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