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彬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活性
  • 1篇低压缺氧
  • 1篇时序性
  • 1篇鼠脑
  • 1篇体内外
  • 1篇葡萄糖
  • 1篇缺氧
  • 1篇缺氧性
  • 1篇缺氧诱导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细胞
  • 1篇脑损伤
  • 1篇脑组织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景天
  • 1篇抗缺氧
  • 1篇抗缺氧活性
  • 1篇抗氧化

机构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灵芝
  • 3篇张文彬
  • 2篇张永亮
  • 1篇李建宇
  • 1篇张丽
  • 1篇龚海英
  • 1篇苏畅
  • 1篇李霞
  • 1篇马臣
  • 1篇吴宇强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合成化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体内外评价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准确评价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是目前抗氧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体内外评价方法及其基本原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一套系统而有效的评价体系。
张文彬龚海英张丽李灵芝
关键词:抗氧化
急性低压缺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海马区HIF-1α时序性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急性低压缺氧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时序性变化,探讨其与缺氧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低压缺氧6 h组、低压缺氧12 h组、低压缺氧18 h组和低压缺氧24 h组,每组20只。各低压缺氧组置于低压氧舱模拟海拔7 000 m高原环境。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脑组织海马区形态学改变,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NO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mRNA,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定位HIF-1α蛋白。结果 1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各低压缺氧组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坏死或凋亡,细胞质不规则红染,核仁碎裂或消失,且海马各区损伤程度不同,以CA1区最为严重;2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各低压缺氧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上升(P均<0.01),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3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各低压缺氧组脑组织NOS活性均显著升高(P均<0.01);除低压缺氧6 h组外,其余各组脑组织NO含量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均<0.01);4常氧对照组中未检测到HIF-1αmRNA表达,各低压缺氧组HIF-1α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1或<0.05);常氧对照组脑组织海马各区均未见HIF-1α蛋白阳性标记的绿色荧光,低压缺氧损伤后先在部分神经细胞胞质中出现微弱荧光信号,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明显呈向胞核聚集的趋势。结论急性低压缺氧可导致脑含水量升高,引发脑水肿,且损伤程度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加重;HIF-1α的应激性表达对急性低压缺氧性脑损伤有保护性调控作用。
张文彬苏畅张永亮李建宇李灵芝
关键词:脑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Α
苯丙烯类葡萄糖氧苷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被引量:4
2016年
以取代苯甲醛(1a^1t)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酯化和Li Al H4还原等反应制得苯丙烯醇衍生物(3a^3t);以取代肉桂醛(1u^1x)为原料,经Na BH4还原制得苯丙烯醇衍生物(3u^3x);3a^3x与全乙酰化溴代葡萄糖经Koenigs-Knorr偶联反应及Me ONa/Me OH体系脱除乙酰保护基反应,合成了24个苯丙烯类葡萄糖氧苷(5a^5x),其中5c,5f^5x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5对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EA.hy926)的抗缺氧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b,5e,5g,5p,5q,5s,5t和5y对EA.hy926的抗缺氧活性均高于红景天苷。
马臣张文彬李霞李灵芝吴宇强张永亮葛肖健
关键词:红景天苷内皮细胞抗缺氧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