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南海东北部陆架波折处潮-地作用激发非线性内波的数值模拟
- 南海东北部是海洋内孤立波的频发地带。吕宋海峡处生成的大振幅内波已被多次观测证实,而局地生成的内潮波也在观测资料中及数值实验中有所体现。然而这种局地生成的内潮波在外传过程中有没有可能演化非线性内孤立波(波列),其强度有多大...
- 李群张璐
- 盘点北极海冰现状
- 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近30年间,相比于地球上其他地区,北极的气候发生了更加剧烈的变化。如大范围海冰持续缩减,格陵兰冰盖不断消融,气温普遍增暖,海水温度升高、密度降低等,其中,北冰洋海冰的快速变化最...
- 张璐张占海吴辉碇李群李娜
- 近30年北极海冰异常变化趋势被引量:47
- 2009年
- 在过去30年间,北极气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异常变化,北极海冰变化更是经历了令人瞩目的、从平缓到突变的缩减过程,因此,北冰洋及其海冰的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综述当前国内外有关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研究工作,对这些大气的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以及一些全球和区域气候模拟的结果,基本上一致地指出了近30年来北极海冰的快速衰减趋势,尤其是夏季北极海冰正以每10年超过10%的变化幅度快速减少。从海冰的基本物理特征、与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和北极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制,研究形成这种快速变化的因子——海表面气温增暖,太平洋与大西洋入流的热盐性质变化,以及大气环流模态的影响等。
- 张璐张占海李群吴辉碇
- 关键词:突变气候
- 一个北极区域冰海耦合模式的设置与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介绍了一个北极区域冰-海耦合数值模式的设置与应用。海洋模式基于MIT海洋环流数值模式,海冰动力学过程由Hibler的粘-塑模型发展而来。海冰的热力过程基于Winton提出的三层热力学模型。给出了耦合模式的基本框架,重点介绍了区域冰-海耦合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程序包,如正交网格生成技术,中尺度涡的参数化,冰-海耦合及开边界处理等。以NCEP再分析资料为大气强迫场,模拟研究了北极夏季海冰范围异常的变化特征(1992—2007),模拟得到的海冰面积变化趋势与SSM/I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8,模式基本反映了海冰的年际变化特征。以2007年为例,对比分析了9月份海冰密集度分布特征,模式结果得到的海冰范围略大于观测,但基本反映了2007年夏季海冰范围的衰减形态。
- 李群张璐吴辉碇
- 关键词:海冰气候变化
- 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季节性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1年
- 普里兹湾海冰以一年冰为主,海冰覆盖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变化。海冰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当地大气环流及海流的影响。基于一个海洋-海冰耦和模式,模拟研究了该海区海冰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海洋模式基于MIT环流模式(MITgcm),海冰动力学模式参考Hibler类型的VP模型,热力学过程取自Winton三层模型。模式区域覆盖整个普里兹湾(75°~55°S,50°~100°E),水平分辨率为(1/6)°×(1/12)°,垂向为50层。大气强迫场选用每6 h一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模拟的海冰范围季节性变化与遥感资料拟合较好。每年的3~8月份,普里兹湾海冰快速生长,9~10月份达到最大值,随后海冰开始融化,2月份达到最小值。从9月份开始,受大陆沿岸局地风场的影响,在模拟区域范围内,形成了3个典型的沿岸冰间湖。和观测资料对比,模式较好地捕捉到了3个典型冰间湖的时间及空间分布。沿岸地形及海流对海冰厚度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西向沿岸流及西冰架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上游形成海冰堆积,厚度最大超过3 m。同时,在下游方向,沿66°S形成一个厚冰带。
- 李群吴辉碇张璐
- 关键词: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