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蕾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1篇盐生植物
  • 1篇演替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衣藻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雨生红球藻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际
  • 1篇植物根际促生...
  • 1篇生态演替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歧化酶
  • 1篇球藻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结构分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宁波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烟台固特丽生...

作者

  • 4篇张蕾
  • 2篇张蕾
  • 2篇解志红
  • 2篇秦松
  • 1篇路延笃
  • 1篇姜鹏
  • 1篇樊寅卯
  • 1篇郭雪洁
  • 1篇严小军
  • 1篇王光美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雨生红球藻铁型超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已报道的FeSOD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简并PCR的方法获得了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FeSOD(HpFeSOD)cDNA的部分序列,然后采用RACE方法分别克隆到5′端和3′端。拼接后得到HpFeSOD cDNA全长,该基因全长为1 138 bp,ORF为684 bp,编码227个氨基酸。把已经得到的HpFeSOD序列推导成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知物种的FeSOD氨基酸序列相比较,雨生红球藻FeSOD与杜氏藻、衣藻、团藻、石莼、颤藻的同源性为89%、83%、78%、70%和63%。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雨生红球藻FeSOD与杜氏藻FeSOD聚在一起,介于真菌与高等植物之间并且真核微藻FeSOD与高等植物的同源性更高,推测其在进化上与高等植物的亲源关系更近。
樊寅卯张蕾秦松严小军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
田菁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促生耐盐效果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为探究盐生植物田菁及其根际功能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本研究从黄河三角洲盐碱区田菁根际土壤中分离促生菌,并明确其耐盐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田菁根际土壤中分离固氮菌、解磷菌以及解钾菌,并进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之后对菌株的耐盐及促生特性进行测定,筛选性状优良菌株进行玉米促生作用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05株根际促生菌,其中N102兼具多种促生特性且耐盐性达15%。田菁种子发芽试验表明,N102可显著提高田菁发芽率(47%,P<0.05)、芽长(48.5%,P<0.05)和根长(60%,P<0.05);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102对盐胁迫下玉米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以及根干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系统发育分析,N102与Enterobacter soli ATCC BAA-2102(NR117547)序列相似度为99.30%,鉴定属于Enterobacter属。【结论】菌株N102具有多种植物促生耐盐特性,具有开发成有效促进盐碱地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肥的良好前景。
王艳霞解志红张蕾张蕾
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耐盐
莱茵衣藻FAB2的原核表达以及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被引量:1
2012年
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的特定位置脱氢形成双键,其通过引入双键调节脂肪酸不饱和度,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质体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plastid acyl-ACP desaturase,FAB2)在Δ9位脱氢,催化脂肪酸中第1个双键的形成。本文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FAB2,另外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高等植物、微藻、真菌等进行了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推测其与高等植物亲缘关系更近。利用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衣藻FAB2基因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4℃+0%NaCl,25℃+1%NaCl胁迫条件下FAB2基因表达量都有一定程度升高。
郭雪洁路延笃张蕾姜鹏秦松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
黄河三角洲原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具有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碱蓬、野大豆和芦苇是该地区典型的盐生植物。本研究针对碱蓬、野大豆和芦苇混生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比较。【方法】对碱蓬,野大豆-芦苇混生植物的根际微生物菌群和光滩土壤菌群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使用COG和KEGG数据库对微生物菌群的功能进行了注释和比较。【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是3个取样点的主要菌门,其在碱蓬、野大豆-芦苇根际土壤中的相对含量比光滩土壤分别多28.8%和10.6%。此外,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是3个取样点中的优势物种。中华根瘤菌属是野大豆-芦苇混生植物根际土壤的最主要的属。对功能基因进行分析表明,光滩土壤中的功能基因的数量多于碱蓬根际土壤和野大豆-芦苇混生植物根际土壤的功能基因数。在这3个位点中,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的基因最多。【结论】本研究为发掘有价值的微生物资源和海岸带盐碱土壤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党消消张蕾张蕾王光美王光美解志红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盐生植物生态演替黄河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