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广东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西湖凹陷
  • 3篇凹陷
  • 2篇东海盆地
  • 2篇油气
  • 2篇海盆
  • 2篇海盆地
  • 1篇地化
  • 1篇地化特征
  • 1篇东海陆架盆地
  • 1篇东海西湖凹陷
  • 1篇断层
  • 1篇新生代
  • 1篇油-源对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聚集
  • 1篇原油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天然气
  • 1篇同位素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曾广东
  • 2篇周小进
  • 2篇杨彩虹
  • 1篇李上卿
  • 1篇万丽芬
  • 1篇周兴海
  • 1篇吴嘉鹏
  • 1篇曹倩
  • 1篇倪春华
  • 1篇梁世友
  • 1篇郭颖
  • 1篇王英民
  • 1篇徐旭辉
  • 1篇梁若冰
  • 1篇江平
  • 1篇李昆
  • 1篇张兰
  • 1篇王岭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新生代断—拗转换面的厘定被引量:7
2014年
以近年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增加的钻井资料和区域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二维地震大剖面进行重新解释,对主要控凹的同沉积断裂活动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T30(平湖组顶界面)、T34(宝石组顶界面)和T24(花港组顶界面)三个地震不整合面的规模、不整合面上下断层发育程度和地层厚度横向的变化、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沉积旋回和沉积相转换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只有T30界面才是西湖凹陷从伸展断陷盆地转换为拗陷盆地的转换面,此不整合面的规模最大,界面上下的构造样式、沉积相和断层活动指数的转变强度最大;而T34界面仅为两个断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T24界面仅为两个拗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
杨彩虹王英民曾广东张兰万丽芬李昆周兴海郭颖吴嘉鹏
关键词: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生代不整合面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及原油地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对西湖凹陷天然气组分、轻烃、碳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类型以煤型气与油型气的混源气为主且偏煤型气,其演化成熟度较高,属于Ⅱ型偏煤型母质成熟—过熟阶段的产物,主要来源为平湖组及其下部的烃源岩。通过对原油的物性、饱和烃、碳同位素、轻烃等特征的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原油可分为轻质原油与凝析油2种类型。这2种类型原油物性一致,母质来源均有煤的贡献,形成于弱还原的淡水湖沼环境;原油可以分为成熟(Ro〈1.0%)和高熟—过熟(Ro=1.3%~2.0%)2种类型。
曹倩徐旭辉曾广东周小进江平王岭
关键词:天然气原油地化特征碳同位素西湖凹陷东海盆地
北部湾盆地涠西地区W4井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2017年
北部湾盆地涠西地区于W4井渐新统涠洲组三段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北部湾盆地新区油气勘探突破。通过对W4井古近系原油及相关钻井岩心样品实验测试结果的研究,结合区内勘探新资料与邻区原油测试成果,重点开展了油源对比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认为,涠西地区W4井涠洲组三段油气藏属于断块型油气藏,其原油来自于母质类型较好的流沙港组成熟烃源岩,油气成藏受控于断层侧向封堵与盖层条件2个关键因素。
梁世友倪春华曾广东周小进陈剑新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主控因素古近系北部湾盆地
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聚集被引量:22
2014年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层发育,圈闭以复杂断块为主,断裂与油气藏关系密切,断层的发育期次、开启与封闭、组合样式,直接影响到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富集程度。平北地区发育了全盛型、早盛型和中盛型3种类型断层,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以及泥岩涂抹等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平湖组早盛型断层封闭性最好,平湖组—花港组全盛型断层封闭性相对较差。不同断层组合圈闭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别,顺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顺倾向与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居于中等,根据以上认识优选目标钻探效果良好。
杨彩虹曾广东李上卿梁若冰
关键词:断层油气聚集西湖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