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奇

作品数:3 被引量:8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1篇等温吸附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动边界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压裂
  • 1篇油藏
  • 1篇容量法
  • 1篇渗流
  • 1篇数值反演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启动压力梯度
  • 1篇重量法
  • 1篇吸附量
  • 1篇力学性质
  • 1篇监测技术
  • 1篇非DARCY...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3篇李奇
  • 2篇刘曰武
  • 2篇高大鹏
  • 1篇胡志明
  • 1篇高树生
  • 1篇李世海
  • 1篇陈伟民
  • 1篇魏宇杰
  • 1篇沈瑞
  • 1篇范永波
  • 1篇薛华庆
  • 1篇周东
  • 1篇郑哲敏
  • 1篇魏小林
  • 1篇鲁晓兵
  • 1篇李晓波
  • 1篇万义钊
  • 1篇柳占立
  • 1篇卢斌
  • 1篇潘利生

传媒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力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径向低渗非Darcy渗流动边界半解析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低渗油藏渗流过程中普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TPG).考虑低渗渗流特征,建立了平面径向低渗非Darcy渗流动边界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动边界移动速度的公式,通过Laplace变换结合无穷级数方法求得了模型的半解析解,并进行了Stehfest数值反演.详细讨论与分析了动边界问题特性、动边界变化和传播情况,解释了启动压力梯度导致动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的现象.计算了启动压力梯度对井底压力、压力导数的影响,并给出不同条件下的地层压力分布曲线和Gringarten-Bourdet图版,同时给出了实例分析.研究发现:低渗渗流模型与常规渗流模型有着显著不同,低渗非Darcy渗流压力降是随时间扩展的,在动边界外的地层压力降为零,压力分布曲线呈现紧支性.针对具有动边界的低渗透问题,需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该模型为低渗油藏渗流机理和开采动态、解释与数值模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侯绍继朱卫平刘曰武甄怀宾高大鹏高大鹏
关键词: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动边界半解析解数值反演
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被引量:68
2019年
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刘曰武高大鹏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李明耀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陈伟民周东陈伟民侯绍继潘利生姜春晖胡志明端祥刚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力学性质数值模拟监测技术渗流
页岩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页岩吸附气含量是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和资源潜力的关键参数,目前通常采用等温吸附实验来确定。等温吸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容量法和重量法,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等温吸附实验方法,重量法的应用还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实验原理,认为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测得的吸附量均为过剩吸附量,绝对吸附量并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并建立了过剩吸附量与绝对吸附量的转换关系。为了对比分析两种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相同样品的容量法和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低压时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曲线呈Ⅰ型的吸附曲线特征,但是当压力进一步增大后,等温吸附曲线会出现下降。页岩中超临界甲烷的等温吸附曲线在压力较大时,必然存在下降的趋势,这并非异常现象,而是超临界流体过剩吸附量的本质特征。对比分析认为,在传感器精度和天平精度经过校准的情况下,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对实验参数和环境的敏感程度要低于容量法。特别是对于吸附量较低的泥页岩,容量法测试中引起的误差大于重量法。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认为重量法更适用于页岩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
周尚文李奇薛华庆郭伟李晓波卢斌
关键词:页岩气容量法重量法等温吸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