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淼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沉积物
  • 5篇控氮
  • 5篇湖泊
  • 4篇间隙水
  • 3篇底泥
  • 3篇湖泊沉积
  • 3篇湖泊沉积物
  • 3篇湖泊底泥
  • 2篇氮污染
  • 2篇滇池
  • 2篇滇池沉积物
  • 2篇水界面
  • 2篇水体
  • 2篇污染
  • 2篇湖泊水体
  • 2篇沸石
  • 2篇粉体
  • 2篇改性
  • 2篇
  • 2篇沉积物-水界...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大连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焦立新
  • 7篇王圣瑞
  • 7篇汪淼
  • 5篇赵海超
  • 2篇刘文斌
  • 2篇严红
  • 1篇罗洁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滇池沉积物氮内源负荷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0
2015年
研究了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氮浓度垂向分布特征,根据Fick扩散定律定量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氮扩散通量,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性总氮(DTN)主要以氨态氮(NH4+-N)形式存在,占其总量的72.30%,其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其次为溶解性有机氮(DON),占其总量的24.59%,其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硝态氮(NO3--N)所占比例较低,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滇池沉积物-水界面NH+-N扩散通量分布范围为12.73~59.74mg/(mLd)[均值30.18mg/(mLd)],全湖年均氨氮释放量为3305.04t,其中草海、外海北部、东北部及南部湖区扩散通量较大,达35mg/(m2·d),全湖呈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全湖年均DON释放量为1147.55t,其全湖分布特征与氨氮一致;NO3-N扩散通量分布范围为-2.70~0.27mg/(m2·d)[均值-0.50mg/(m2·d)],总体表现为由上覆水向沉积物扩散.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滇池具有较大沉积物氮内负荷,其沉积物-水界面NH4+-N扩散通量较高,对湖泊水体氨氮浓度贡献较大,且其与沉积物总氮、有机质、可交换态氮和可交换态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即滇池沉积物NH4+-N释放主要受其可交换态氮,特别是可交换态中氨氮含量影响;同时,滇池沉积物DON潜在释放风险也较大,且与沉积物C/N有关.
汪淼严红焦立新王圣瑞刘文斌罗洁罗正乾
关键词:滇池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
基于湖泊底泥制备的控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湖泊底泥制备的控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为原料,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然后经过高温焙烧处理一定时间,冷却,即得所述控氮材料。本发明以湖泊底泥为原材料,通过将湖泊底泥经过热处理后制备得...
王圣瑞焦立新汪淼赵海超
文献传递
利用湖泊沉积物制备的改性控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湖泊沉积物制备的改性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备用;然后取处理后的所述湖泊沉积物进行恒温加热处理,然后冷却,向所述沉积物中按比例加入沸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盐溶液和...
焦立新王圣瑞汪淼赵海超
文献传递
利用湖泊沉积物制备的改性控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湖泊沉积物制备的改性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备用;然后取处理后的所述湖泊沉积物进行恒温加热处理,然后冷却,向所述沉积物中按比例加入沸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盐溶液和...
焦立新王圣瑞汪淼赵海超
文献传递
利用湖泊底泥制备的沉积物/沸石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
本发明涉及利用湖泊底泥制备的沉积物/沸石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底泥为原料,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沉积物粉体,备用;取沸石,研磨过筛,得到沸石粉体,备用;然后取处理后的沉积物粉体进行恒温加热处理,然后冷却,...
焦立新王圣瑞汪淼赵海超
文献传递
利用湖泊底泥制备的沉积物/沸石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
本发明涉及利用湖泊底泥制备的沉积物/沸石控氮材料及方法、应用,通过采集湖泊底泥为原料,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沉积物粉体,备用;取沸石,研磨过筛,得到沸石粉体,备用;然后取处理后的沉积物粉体进行恒温加热处理,然后冷却,...
焦立新王圣瑞汪淼赵海超
文献传递
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及控制分区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淹水培养法测定了滇池20cm沉积物可释放态氮(EN)、潜在可释放态氮(MN)及稳定态氮(FN)含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物定年数据计算了不同形态氮蓄积量.依据沉积物-水界面氮释放通量、EN蓄积量及MN蓄积量对滇池沉积物内源氮污染状况进行分区,评估了不同区域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并对不同分区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北部>外海中部>草海,潜在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中部>草海>外海北部;滇池沉积物氮污染有由北向南转移趋势;滇池全湖20cm沉积物蓄积TN5757.90t,EN637.72t,MN1320.76t,FN3799.42t.根据沉积物氮污染滇池可划分为高污染区、中度污染区、低污染区及安全区,分别占全湖面积的13.51%、15.02%、46.06%、25.42%,其中高污染区主要分布在草海、外海北部盘龙江附近;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高污染区以下从宝象河到观音山区域及滇池出水口海口等区域;低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中度污染区以下从广谱大沟到整个外海南部区域.高污染区可采取底泥环保疏浚技术,中度污染区可采取安全生态性高的原位控制技术,低污染区可采取覆盖技术,配合水生植被修复技术.
汪淼王圣瑞焦立新汪本洋严红刘文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