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建华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缺血
  • 2篇重症
  • 2篇卒中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脑血管病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病患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支架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苏建华
  • 5篇李美英
  • 5篇夏峰
  • 3篇凤兆海
  • 3篇汤华萍
  • 3篇丁绍青
  • 2篇毕茂芳
  • 2篇郑颖伟
  • 2篇陶开香
  • 2篇陈炼
  • 1篇徐竟
  • 1篇曹勇军

传媒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8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无脑栓塞及脑出血事件发生,1例支架内出现明显斑块。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
李美英凤兆海夏峰苏建华徐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对84例ICVD患者[其中脑梗死(CI)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3例]进行DSA检查,对颅内外病变血管的分布、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4例ICVD患者中,血管狭窄的检出率为82.1%(69例);检出颅内外病变血管166条,以前循环(59.6%)以及颅内动脉(66.9%)受累为主,单条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高(21.7%);狭窄程度1~4级的血管分别占27.1%、40.4%、6.6%及25.9%;58.0%的CI患者、33.3%的VBI患者和23.1%的TIA患者出现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结论DSA可准确评价ICVD患者颅内外病变血管的分布、狭窄程度以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李美英夏峰丁绍青苏建华汤华萍陈炼凤兆海毕茂芳郑颖伟陶开香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缺血性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_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82例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88例)、高危组(66例)3组,根据MRA/CTA/DSA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69%)、重度狭窄(狭窄70%~100%)。分析3组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重度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但其轻度动脉狭窄的比例较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8,P<0.01)。高危组患者颅内-外串联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中危组,其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低危、中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0,P<0.05)。高危组患者多支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7,P<0.05)。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动脉狭窄≥50%的ROC曲线下面积(0.664)高于ABCD2评分法(0.580)。结论:随改良ABCD2评分级别的增高,动脉狭窄程度、颅内-外联合病变、多支动脉狭窄的比例增加。与ABCD2评分相比,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更高。
苏建华李美英夏峰汤华萍曹勇军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颅内外动脉狭窄
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3
2008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能全力高能营养素合剂及普通流汁鼻饲。住院第1d、10d和21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感染发生率;入院30d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和分级。结果住院第10d、21d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对照组第10d、21d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营养支持组第10d、21d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21d两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营养支持组较对照组同期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第30d时临床痊愈率(ADLⅠ,23%)及与日常生活自理率(ADLⅠ-Ⅲ,86%)显著高于对照组(12%,66%)(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李美英夏峰苏建华丁绍青
关键词:肠内营养脑卒中预后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入组患者各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感染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各种因素。结果患者住院第2周的总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第1周时显著增高(39%vs52%,P<0.05),主要以肺部和尿路感染(41%)为主,部分患者还并发败血症(9%);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和革兰氏阳性(G+)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真菌感染;药敏试验提示细菌对头孢类、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喹诺酮类比较敏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营养不良发生率、NIHSS评分、GCS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ADL评分密切相关(r分别为5.62、4.39、8.68、6.26和4.34;均P<0.05)。结论急性重症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其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营养不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意识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李美英夏峰丁绍青苏建华汤华萍陈炼凤兆海毕茂芳郑颖伟陶开香
关键词:脑卒中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