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翠娟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夏季
  • 3篇环流
  • 3篇海冰
  • 2篇突变
  • 2篇北极海冰
  • 2篇大气环流
  • 1篇冬季温度
  • 1篇冬夏季
  • 1篇对流层
  • 1篇数据集
  • 1篇天气学
  • 1篇天气学分析
  • 1篇突变分析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和年代际...
  • 1篇欧亚
  • 1篇欧亚大陆
  • 1篇平流层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9篇隋翠娟
  • 4篇吴辉碇
  • 3篇张占海
  • 2篇于乐江
  • 1篇李熠
  • 1篇潘丰
  • 1篇李响
  • 1篇杨清华
  • 1篇凌铁军
  • 1篇刘骥平
  • 1篇孟上
  • 1篇王咏亮
  • 1篇李琰
  • 1篇蔡怡
  • 1篇李熠
  • 1篇尹朝辉
  • 1篇单琰焱
  • 1篇李凯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副高及海温角度分析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旱原因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发现今夏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且长时间稳定在江南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今年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显著偏高,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这共同造成了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干旱。
隋翠娟潘丰蔡怡尹朝辉
关键词:海温异常热带印度洋
2003年北极科考期间一次极涡个例天气学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2003年9月3日到14日,"雪龙"号考察船进入北冰洋楚科奇海观测期间,正值一次典型的北极极涡环流过程形成和发展。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极涡的平均水平环流特征和季节变化,该例为我们研究它的瞬时环流形势和特征提供了条件。利用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第二次北极科考资料对这次个例进行天气学分析,通过描述极涡个例的发展情况,平流层、对流层的环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卫星遥感图像及"雪龙"号考察船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期间经历的极涡形成和发展,典型地表现出极地冬夏环流型的转换过程。首先在平流层发生,然后向对流层传播,该个例是一次在平流层西退加强,在对流层东移南下的过程。
隋翠娟孙兰涛孟上王咏亮吴辉碇
关键词:气旋性环流平流层对流层
北极海冰和北极大气环流变化对欧亚大陆冬季温度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北半球冬季频繁出现极端低温情况,主要发生在北美、欧洲及东亚等地区,同时还伴随着降雪量的异常增多。极端低温严寒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对人民生命及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人们对“全球变暖”质疑声迭起。许多专家认为北半球...
隋翠娟
关键词:欧亚大陆冬季温度北极海冰
2010年夏季北极冰情变化及大气环流场演变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资料分析2010年夏季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北极海冰的冰情变化,并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对同时期的大气环流演变进行分析,发现6月与8月环流形势为偶极子正异常,加速了海冰的融化,其中2010年6月的海冰覆盖范围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6月最低值;7月为低压控制,减缓了海冰覆盖范围的进一步减少;2010年8月北极区域出现冰间水道和冰间湖,跨越极点由太平洋一侧到大西洋一侧,大范围区域内海冰密集度小于80%。由此可见,2010年夏季海冰覆盖范围及密集度变化主要受同期大气环流场的影响。此外,简单指出西北通道北线冰提前融化是由春季北极加拿大区域气温异常偏高引起。
隋翠娟张占海凌铁军吴辉碇于乐江
关键词:EOF分析
北极河流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最新的北极径流资料(R-arcticNET V3.0和ArcticRIMS),对进入北冰洋的4条主要河流的季节及年代际变化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入海径流在4-6月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气温达到融点后积雪融化造成的,降水的作用次之。总的来说,欧亚区域在过去的70年里入海径流量是增加的,而北美区域在近30年里入海径流量是减小的,但注入北冰洋的径流总量是增大的。值得注意的是入海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在不同季节增减趋势显著不同,夏季和秋季径流量减小,而其他两个季节径流量增大。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入海径流变化的一些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北大西洋涛动(北太平洋指数)与欧亚(北美)区域的冬、春季径流量存在正相关。春季气温与春季径流量呈正相关,而与夏季径流量呈负相关。降水与径流量基本上为同步正相关。春季积雪覆盖面积与春季径流量为负相关,而与夏季径流量为正相关,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与夏季的径流量为正相关。
隋翠娟张占海刘骥平单琰焱
关键词:大气环流气温降水
1979-2012年北极海冰范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发布的海冰密集度数据,对1979—2012年北极海冰范围进行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海冰在秋季融化速度最快,其次为夏季、冬季、春季。2000年后春季下降速率变缓,而其他季节融化速度加快;(2)由于多年冰的融化,太平洋扇区在夏秋季节融化速度要高于其他海区。而大西洋扇区在冬季和春季海冰的融化速度要快于夏秋季节,主要是因为大西洋海温升高;(3)东半球在夏秋季节海冰融化的范围要大于西半球,因此东北航道比西北航道提前开通应用。而整个北极区域近几年春季融化速度变缓,则主要是西半球的作用;(4)从空间分布年代际变化来看,1989—1998年最接近气候态,1979—1988年密集度偏大区域主要在巴伦支海和东西伯利亚海,2009—2012年海冰密集度较常年显著偏小,东半球密集度减小幅度比西半球更大,尤其是冬春季在巴伦支海,夏秋季在楚科奇海。春季时由于风的作用,白令海附近海冰密集度异常偏大;(5)北极区域海冰范围在冬春季比夏秋季突变明显,基本在2003年前后,海冰范围变化周期为6年。
隋翠娟张占海吴辉碇李熠
关键词:海冰密集度突变
北极海冰季节统计数据集(1979-2012)
2017年
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指示剂。作者在美国冰雪中心发布的北极海冰监测卫星遥感密集度数据基础上,按照海冰密集度大于15%的网格点计算,获得1979-2012年北极海冰季节统计数据集。数据集包括:(1)全北极1979-2012年海冰范围统计数据(Arctic Seasonal Sea Ice19792012-1),包括四季海冰范围统计数据表,全北极海冰范围异常场数据统计表;春季和夏季北极区域海冰范围滑动t统计表;(2)北极各分区海冰范围统计数据,其中包括1979-2012年各季节东半球、西半球、太平洋扇区和大西洋扇区四个海区海冰分布原始场和异常场共8个数据表(Arctic Seasonal Sea Ice19792012-2);(3)2007年9月与2012年9月北极冰密集度数据(Arctic Seasonal Sea Ice19792012-3);(4)北极区域1979-1988、1989-1998、1999-2008和2009-2012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平均冰密集度异常数据及对应的空间分布数据(Arctic Seasonal Sea Ice19792012-4);(5)春、夏、秋、冬北极海冰小波分析数据(Arctic Seasonal Sea Ice19792012-5)。本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极地研究》2015年27卷第2期。
隋翠娟李熠李凯
关键词:海冰面积
北极海气界面过程数值模拟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2013年
采用Colorado州立大学ARCSCM(Arctic Single-Column Model)极地柱模式,对北极表面能量平衡和低层大气结构进行模拟试验,并将模拟结果与SHEB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模式中的云物理过程参数化以及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北极地区海气界面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RCSCM模式能够模拟北极表面辐射与能量平衡的物理过程,而对于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其模拟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李响吴辉碇杨清华隋翠娟李琰
60° N以北冬夏季极端温度趋势分析
温度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影响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本文我们进行了60° N以北的夏季、冬季极端温度事件分析,利用 GSOD(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1979-2...
隋翠娟于乐江
关键词:极端温度事件突变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