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芙蓉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海风
  • 2篇地形
  • 2篇环流
  • 2篇环流结构
  • 2篇混合比
  • 2篇复杂地形
  • 2篇值模拟
  • 1篇短波辐射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雷暴
  • 1篇降水
  • 1篇海风锋
  • 1篇参数化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海南省气象台

作者

  • 3篇苗峻峰
  • 3篇韩芙蓉
  • 1篇冯文
  • 1篇苏涛

传媒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云天气下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风演变特征。与少云海风日相似,多云海风日中全岛海风于12时开始形成,15时海风发展最为强盛,影响范围最广,18时全岛海风的辐合程度最强,海风辐合区是主要的潜在降水区域。对比山区与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发现,山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3—18时,而平坦地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5—18时。复杂的山地对海风环流结构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山地地形动力阻挡和抬升作用下,海风环流变得更加清晰完整,间接延长了海风环流的维持时间;另一方面局地地形热力作用形成的谷风环流与海风几乎同时产生和消亡,两者汇合后,谷风的瞬间加强会引起海风锋锋消,瞬间减弱会引起海风锋锋生;两者同相叠加会使得海风环流结构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平坦地区的海风受到的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小,海风水平分布比较规则,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方向海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韩芙蓉苗峻峰苗峻峰
关键词:复杂地形
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研究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地形辐射效应是考虑坡地辐射强迫后,辐射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云以及非均匀下垫面间相互反馈的累积效应。其中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的使用使得温度的模拟更接近实际,对水汽的模拟也有一定改进能力,对风速、风向的改进效果不明显。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海风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及风场的水平分布无显著变化,但局地海风以及海风对流云的位置和强度有较明显的改变。山区四周的海风环流结构和对流云的变化与坡地辐射强迫直接相关,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山坡向阳面的海风有所增强,背阳面的海风减弱;向阳坡谷风减弱,背阳坡谷风增强;同时紧临海岸的山坡对海风的影响与岛上山坡对谷风的作用类似。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和海风对流云总体上有所减弱,其变化原因比较复杂。各向海风的强度变化最终会改变海风辐合线的分布,使海风潜在降水区域发生变化。
韩芙蓉苗峻峰苗峻峰
关键词:复杂地形
海风雷暴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6年
沿海地区经济相对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对天气和气候的依赖性强,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灾害也会更加严重;同时沿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又与海风环流密切相关,因此沿海地区海风雷暴的研究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成为了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海风雷暴的观测和模拟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海风雷暴的结构和特征、发展演变过程、触发机制及其预报预警。最后对海风雷暴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待于研究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有关海风雷暴的工作,加深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预报预警水平。
苏涛苗峻峰韩芙蓉
关键词:海风锋强对流天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