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信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回顾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其适应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采用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的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A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B组(33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80例获随访10~38个月,平均26.5个月。A组手术时间(41±12)min,B组(65±23)min、术中显性出血量A组为(65±35)m L,B组(410±100)m L,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扶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16±2)d,B组平均(3.5±1.0)d,A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A组(92.6±2.1)分;B组(93.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固定失败病例5例,B组未有手术失败病例发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与骨折的类型与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内科合并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大多数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PFNA具有创伤小,效果良好的特点;而粗隆间骨折线波及股骨颈囊内,粗隆间骨折伴内科合并症,以及高龄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刘玉林何锡彬杨国进王国喜张志信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髋关节置换老龄
- 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与双动股骨头置换组,各29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临床优良率达到86.20%(25/29)优于双动股骨头置换组临床优良率68.96%(20/29)(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165.8±24.3)min,术中出血量(364.8±41.7)ml,术后引流量(389.5±39.6)ml,双动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82.2±21.9)min,术中出血量(156.8±37.8)ml,术后引流量(188.6±36.3)m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双动股骨头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27.59%(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93.8±1.8)分,高于双动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73.2±1.6)分(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各具优势,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病症特点合理选择,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 张志信陈为民钱金荣郭阳
- 关键词: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锁定加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及恢复情况、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内侧后倾角(PSA)术后3~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两组HSS评分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TPA、PSA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个月HS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加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负重能力恢复时间,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 张志信
- 关键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