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雅倩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水库
  • 2篇藻类
  • 2篇藻类水华
  • 2篇三峡水库
  • 2篇水华
  • 2篇水深
  • 2篇水温
  • 2篇梯级
  • 2篇梯级水库
  • 2篇幕布
  • 2篇控藻
  • 2篇河道
  • 2篇河道型水库
  • 2篇浮标
  • 2篇表层流
  • 2篇沉降
  • 2篇沉降规律
  • 2篇沉降速率
  • 1篇沿程变化
  • 1篇异重流

机构

  • 11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徐雅倩
  • 10篇杨正健
  • 8篇马骏
  • 7篇刘德富
  • 3篇纪道斌
  • 2篇赵以军
  • 2篇崔玉洁
  • 1篇龙良红
  • 1篇俞焰
  • 1篇张佳磊
  • 1篇徐雅倩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降藻类收集装置及测定藻类沉降速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降藻类收集装置,它包括呈筒体形状的引导柱,引导柱顶部进口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用于将过滤网固定于引导柱顶部上的固网盖,固网盖设有进口;引导柱底部与收集碟连接,引导柱侧壁底部设有出水管,收集碟底部设有出料...
杨正健刘德富马骏纪道斌徐雅倩崔玉洁
文献传递
千岛湖溶解氧与浮游植物垂向分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9
2017年
根据2015年9月对千岛湖坝前湖泊区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千岛湖溶解氧、水温、pH、浊度、电导率和浮游植物等指标垂向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水体中溶解氧特殊分层与浮游植物垂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溶解氧垂向分布呈现"表层高,底层低"模式,波动范围在1.95~8.25 mg·L^(-1)之间,平均浓度为5.10 mg·L^(-1).低氧区出现在12~20 m水深,最小值在17 m为1.95 mg·L^(-1).0~12 m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垂向差异较小,12~20 m内出现突变骤减,甚至出现缺氧状态(<4.0 mg·L^(-1));在20~38 m内溶解氧恢复正常水平,38 m以下因水深增大浓度减小.pH垂向分布与溶解氧分布完全一致,突变区域出现在同一水深.(2)浮游植物垂向上生物量差异明显,S1、S2、S3三断面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中层>表层>底层,S4、S5两断面浮游植物生物量底层>表层>中层,浮游植物在20~30 m区域内生长最好.(3)相关性分析发现溶解氧与水温在温跃层内相关性显著,水体垂向层化作用等物理过程以及浮游生物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千岛湖湖泊区低氧区的范围与程度.浮游植物与溶解氧、pH显著负相关性,浮游植物在表层主要受水体掺混与溶解氧分层的影响,在底层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俞焰刘德富杨正健张佳磊徐雅倩刘晋高严广寒
关键词:千岛湖溶解氧浮游植物垂向分布
梯级水库对澜沧江干流水温沿程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21世纪以来,澜沧江流域开始兴建水电站,对整个澜沧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影响。基于对澜沧江干流云南段进行 3次沿程水温观测及水文历史数据,分析了澜沧江水温的沿程变化。采用插值法、数据均一化、显著性差异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梯级水库对于澜沧江干流水温沿程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①建库前后澜沧江干流的全河段水温与纬度、高程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②从流域层面上来讲,澜沧江梯级水库的建设对澜沧江水温整体沿程变化无显著性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从整个流域层面上认识水温沿程变化,从而对梯级水库建设下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许尤杨正健徐雅倩程豹刘德富马骏
关键词:梯级水库下泄水温沿程变化纬度
三峡水库调度对干支流水体层化结构的影响研究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进入正常运行期,在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支流库湾水华等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干支流两种水体层化结构的差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水生态环境,水华情势也因此而迥异。...
徐雅倩
关键词:三峡水库
沉降藻类收集装置及测定藻类沉降速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降藻类收集装置,它包括呈筒体形状的引导柱,引导柱顶部进口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用于将过滤网固定于引导柱顶部上的固网盖,固网盖设有进口;引导柱底部与收集碟连接,引导柱侧壁底部设有出水管,收集碟底部设有出料...
杨正健刘德富马骏纪道斌徐雅倩崔玉洁
基于水体溯源的澜沧江梯级水库水体总磷来源及滞留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梯级水库建设对澜沧江流域生源物质迁移过程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于枯水期(2017年2月)、丰水期(2017年6月)分别测定了小湾、漫湾、糯扎渡、景洪四个水库不同来源水体(上一级水库下泄水量、支流汇入、坡面径流、人工水循环)总磷(TP)浓度及水库水体氢氧同位素值(18O、D),基于多元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来源水体水量的贡献率,并计算了澜沧江流域梯级水库TP滞留量。结果表明:上一级水库下泄水量对水库TP来源及滞留效应的贡献率在丰水期及枯水期均占主要部分,贡献率分别为54.8%~79.3%、39.1%~82.8%,从上游到下游呈沿程增加趋势;人工水循环水量在枯水期呈沿程增加趋势;坡面径流水量在丰水期呈沿程增加趋势。TP滞留率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为-49.34%~66.72%、-88.79%~88.40%,丰水期滞留率受水量增加影响较大,枯水期则受人类活动及沿程输入影响较大。研究为对有针对性地控制流域TP滞留量及为下游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余君妍马骏杨正健徐雅倩王鸿洋唐金云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TP
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型水库控藻装置及方法,它包括隔水幕布,所述隔水幕布的底部通过多根连接索与固定墩相连,所述固定墩沉在水底,所述隔水幕布的顶部连接有浮标,所述浮标将隔水幕布撑开,并使其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所述隔水幕布的材...
马骏刘德富啜明英杨正健徐雅倩赵以军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对云南澜沧江流域径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研究气候变化下澜沧江流域内径流演变趋势,构建了云南省内澜沧江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根据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设置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气温、降水对径流和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澜沧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模拟径流量判定系数及纳什系数的率定验证结果均高于0.8,澜沧江年径流量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下游、干流高的特征,径流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与降水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径流变化由降水变化主导;澜沧江潜在蒸散量与降水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潜在蒸散量由气温变化主导。选取云南省内澜沧江上中下游各代表点分析气候变化特征,并由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和神经网络模型综合预测未来澜沧江流域内气候变化趋势。经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过去四十年间气温主要呈显著性上升趋势,降水时空波动变化较为复杂总体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相邻年间变化幅度分别在1℃和20%以内。未来气温将呈约1℃/20 a的上升趋势,降水将呈约10%/20 a的上升趋势。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将使径流及潜在蒸散增加,径流增加集中于雨季最大可增加约38%,蒸散集中于干季最大增加约6%,干雨季旱涝风险增加,更加需要云南省内退耕还林策略涵养水源和梯级水库的调度防控防治旱涝灾害。
王鸿洋唐金云余君妍徐雅倩徐雅倩杨正健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径流模拟SWAT模型气候变化
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河段水温时空特性及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自然河段与梯级水库段水温时空变化的差异,于2016~2020年选取了32个监测断面进行原位水温监测,并采用水温沿程变化率、库水替换次数、水体滞留时间、水温连续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干流无水电站建设的怒江和有梯级水库建设的澜沧江的水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怒江与澜沧江建库前的水温在纵向上呈现出较好的连续性特征,与气温沿程变化基本一致;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均值仅为0.04,表明自然因素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有限。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怒江不同时期水温沿程变化率略有差异,1月最大为1.32℃·100km^(-1),10月最小为1.02℃·100km^(-1)。怒江平均水温沿程变化率(1.17±0.12℃·100km^(-1))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澜沧江(0.58±0.11℃·100km^(-1)),两河流的流量的差异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显著改变了澜沧江中上游河段的水温沿程自然变化特征,受水库下泄水温滞后效应的影响,水温沿程出现明显的落差且波动剧烈。黄登水库是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破坏明显的水库,水温非连续性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水库,而乌弄龙、里底、大华桥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接近自然河流状态。梯级开发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受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单库规模、调节性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类型水库的影响存在差异。
裘思谦许尤徐雅倩赵星星龙良红纪道斌杨正健
关键词:水温连续性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不同异重流下水温分层模式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水体的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水温在垂向上的分布也呈现出了不同模式。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的倒灌异重流条件下水体的水温分布情况,对香溪河库湾不同断面的水温进行原位监测,并构建库湾水体的水温水动力数学模型(CE-QUAL-W2)。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正常运行的不同时期,香溪河库湾水体的主要水动力条件和水温分布结构均不同,在水库运行时的泄水期,库湾水体水动力主要为表层倒灌异重流,水温呈现传统的分布模式;在水库汛期低水位运行时,库湾水体水动力主要为中层倒灌异重流,水温呈"双混斜"式分布;在水库蓄水期,库湾水体水动力主要为底部倒灌异重流,水温呈"半U"型分布。研究成果可为揭示香溪河水流水温特性、营养盐迁移及水华预测预报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刘晋高徐雅倩马骏马骏杨正健
关键词:三峡水库异重流水温分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