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晗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乡村
  • 3篇文化
  • 3篇边境
  • 2篇新文化
  • 2篇生命共同体
  • 2篇生态
  • 2篇中越边境
  • 2篇物种
  • 2篇民族志
  • 2篇本体论
  • 2篇本体论转向
  • 2篇城镇化
  • 1篇多样性
  • 1篇议题
  • 1篇增收
  • 1篇志愿
  • 1篇志愿服务
  • 1篇人类学
  • 1篇生计
  • 1篇生计方式

机构

  • 1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曹晗
  • 3篇秦红增
  • 3篇陈彪
  • 1篇邓玉函
  • 1篇饶卫

传媒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科技风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乡村振兴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议题被引量:4
2019年
乡村是孕育中国人类学成长的土壤,乡村社会发展变迁历来都为人类学独特且重要的研究领域。时下,乡村振兴的浪潮给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之人类学应对乡村的价值与功能、产业与城乡双融合发展、农民组织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居生活环境改善以及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等相关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既要做扎实的田野调查,更要从中提炼出适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概念,并在实践上为乡村振兴做出学科贡献。
曹晗
村落社会新文化空间的建构
2017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除涉及基本的土地、经济、管理等制度外,近年来生计、文化也成为热点。前者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一直到后来的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事实上,乡村生计方式的多样性很自然地就与村民们对新文化的诉求及文化多样性联结在一起。加之全球化、城市化对传统社会的挤压、冲击,于是乎保护传统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呼声与行动也就日渐强烈,类似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秦红增曹晗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计方式文化多样性村落社会进城务工新文化
新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前瞻:从耕读传家到乡村新习被引量:17
2016年
村落社会构成中国文明的基本形态。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营造、认知,恰如村落文化一样,持续、久远,又丰富多样。在中国传统认知体系里面,村落社会主要讲究的是与自然相合的"风水"及与人文相合的"耕读"。前者可看作是共时性,后者则是历时性。这也就奠定了中国传统村落社会的基本空间:在注重村落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突出庙宇、祠堂、学堂、家屋等的重要性。近些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在研究中,引入了"空间"概念,则进一步深化了村落的认知体系。借助近年来田野调查案例,以文化空间为切入,讨论了村落新文化空间的形成与结构,及其给中国乡村社会,进而人类文明带来的效应。认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时下的农村已有了质的变化,那里不仅有食物,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田园景观和人文精神,也构成一种人类发展的可能路径与前景。
秦红增曹晗
关键词:文化自觉
口岸与城市:中越边境靖西市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口岸对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口岸型城镇已成为边境地区实现城镇化最为便捷的途径。通过对中越边境口岸城镇的田野考察,以靖西市为例证,对口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
曹晗
关键词:中越边境特色城镇化
文献传递
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与进路——兼谈文旅乡建被引量:15
2022年
中国是根植于乡村的中国,是从乡村发展出来的中国。相对于村落、农村而言,乡村的概念具有多样性、丰沛性、融合性与整体性,是一个更为独立且开放的社会单元、文化单元,这是认识乡村价值、把握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认知前提。在理解乡村的基础上,以J村文旅兴村的实践为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与进路,思考乡村文化旅游的当代价值。文章认为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融合、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既要理解、尊重和认同乡土文化,也要融合都市与乡野、传统与现代,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以文化悦民、文化惠民来实现文化聚民。与此同时,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短板在乡村,弱项在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有益尝试,通过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互动和创新发展,将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陈彪曹晗
关键词:乡村文化共同富裕
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探析——以荷美覃塘景区为例
2021年
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产业之间的联动和发展,达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总的来说,以往对于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大多从乡村多功能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视角出发,涉及多方面多角度,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理论基础,然而却缺乏对民族地区农村三产融合的分析。鉴于此,笔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荷美覃塘景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曹晗黄晓宁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增收
聚民合边:中越边境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边境地区的繁荣、和谐、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越边境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梳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民、兴边、聚民、合边的发展目标,认为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理念应是能够赋予边民更多权利,给予边民更多关怀的参与式发展理念,并从政策、合作、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中越边境民营经济的发展机制,以期为其它边境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经验上提供借鉴。
饶卫秦红增曹晗
关键词:中越边境民营经济赋权
超越边界:跨物种民族志的困境与前景被引量:3
2022年
在全球生态危机频发的当代,跨物种民族志是人类学迈向复杂社会,超越自然与人文的一种有益尝试,为联结人与非人提供了多种可能。跨物种民族志在接续自然与文化的同时,也经常游走于“一致”与“分离”之间,陷入零散化、碎片化与解构化的可能陷阱,其在文本的呈现、叙述、解释以及方法应对上遭遇多种“麻烦”。然而,人类学的知识更新,多元主义、科际整合和多语言交叉,以及多物种保护的中国话语与实践使其前景广阔。站在新的起点,跨物种民族志要继续推进“新世代人类学”的知识生产,服务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建人与非人的“缓冲地带”,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
陈彪曹晗
关键词:生态危机本体论转向
产业发展与边境口岸城镇化路径选择:以靖西市为例被引量:14
2017年
城镇化的精要在于"人"的城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之所以口岸能够"兴市",其根本原因就是随着贸易、产业而来的"人气",即人的聚集。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中越边境地区城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靖西市的例证表明,只有紧紧依托口岸优势,深入挖掘边疆生态宜居、民族文化等特色,围绕商贸物流、离岸加工、跨国旅游等进行产业打造,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边疆城镇化发展路径。
邓玉函曹晗
关键词:边境生态产业
高校社会工作协会参与社区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1年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协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助力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协会作为社工的后备力量,在促进社区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通以G校社会工作协会为例,总结出G校社会工作协会如何通过与区团委/街道办事处合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这两大路径参与社区发展。同时,也体现出高校社会工作协会在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其面临的在社区发展中高校社会工作协会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社区对高校社会工作认同度不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高校社会工作角色定位单一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曹晗秦雯琦
关键词:志愿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