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艳玲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芽孢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枝枯病
  • 1篇杀菌剂
  • 1篇生防芽孢杆菌
  • 1篇生理响应
  • 1篇竹类
  • 1篇栾树
  • 1篇林分
  • 1篇林分因子
  • 1篇解淀粉芽孢杆...
  • 1篇抗性
  • 1篇抗性生理
  • 1篇可湿性粉剂
  • 1篇枯病
  • 1篇黄柏
  • 1篇膏药病
  • 1篇根腐
  • 1篇根腐病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甘孜州林业科...

作者

  • 4篇李姝江
  • 4篇曾艳玲
  • 2篇朱天辉
  • 1篇何倩倩
  • 1篇崔玉婷

传媒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林业世界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的筛选复配及对栾树枝枯病防控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为提高生防芽孢杆菌防治栾树枝枯病效果,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缓解化学药剂抗药性问题,探讨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对栾树枝枯病的复配防效。【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菌,生长速率法筛选杀菌剂,分光光度计测定杀菌剂与生防菌生物相容性,Wadley法确定复配比例。【结果】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新壳梭孢拮抗效果最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值,最低为0.123 mg/L,且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生物相容性。50%多菌灵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粗提物体积比为5∶1时,EC50(ob)值为0.039 mg/L,SR值为3.783。复配剂对栾树枝枯病防效达83.83%。【结论】多菌灵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联用防治栾树枝枯病,显著高于单剂防治效果,混剂施用可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量。
曾艳玲刘韩黎肇家李姝江
关键词:杀菌剂毒力测定栾树
解淀粉芽孢杆菌BA-12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对核桃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6
2016年
为获得对核桃根腐病具有优良防治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12可湿性粉剂,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对菌株BA-12活性影响最小和悬浮率最佳的载体和助剂及其配比。可湿性粉剂的配方为解淀粉芽孢杆菌10%,载体高岭土30%,湿润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分散剂三聚磷酸钠5%、保护剂腐殖酸2.5%。主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活菌含量为1×10~8 cfu/g,湿润时间为40 s,悬浮率为79%,pH 6.72,含水率2.61%。稳定性测定中,菌剂对温度、酸碱、紫外光耐受性强,30~45℃、p H 6~8、紫外照射20~30 min均对菌剂影响小。盆栽试验得到500~1000倍稀释的菌剂为防治核桃根腐病推荐使用浓度。
李姝江方馨玫曾艳玲樊苏恒朱天辉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不同林分条件下黄柏膏药病的发生及生理响应
2018年
【目的】探讨林分因子、黄柏抗性生理指标与黄柏膏药病发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踏查法进行调查,以树皮肿胀度代表含水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树龄大的黄柏,病情指数更高,阴坡比阳坡发病率高,树种组成单一的黄柏林更易发病。黄柏感病后,树皮含水量大大降低,树皮相对肿胀度与发病率、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3个样地健康黄柏防御酶活性均较高,感病黄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较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与病情指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感病黄柏树皮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在病害发生最严重时期显著升高。【结论】树龄、地形、树种组成等因子对黄柏膏药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树皮含水量、防御酶(SOD、POD、PAL)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受病害影响显著。
李姝江曾艳玲方馨玫崔玉婷何倩倩朱天辉
关键词:黄柏膏药病林分因子抗性生理病情指数
四川主要竹栽培区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害特征
2019年
以踏查法对四川省主要竹栽区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主要竹栽区竹类病害二十余种,主要病害为竹叶枯病(Alternaria tenuissuma (Fr.) Wiltshire)、竹叶锈病(Puccinia kuehnii Butl.)、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hiraiana Syd.)、竹煤污病(Limacinia oblongispora Sawada &W. Yamam.)、竹叶斑病(Helminthosporium foveolatum Pat)、竹秆锈病(Puccinia cortocopodes Berk. et Br.)、竹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 Hara)、竹梢枯病(Arthrinium phaeospermum (Corda) M.B.Ellis)、竹基腐病(Fusarium solani (Mart.) App. et Wollenw),并重点分析了主要病害特征和从综合防治的层面提出一定防治建议。
罗凤莹方馨玫曾艳玲李姝江
关键词:竹类病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