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邕萍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类风湿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皮质
  • 2篇皮质醇
  • 2篇狼疮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清皮质醇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曾邕萍
  • 3篇王乐
  • 3篇杨有国
  • 2篇韦夙
  • 2篇李小芬
  • 1篇熊健斌
  • 1篇米存东
  • 1篇李小芳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将2011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CTX组、MMF组、CTX+MMF组,各30例。CTX组患者给予静脉CTX每月0.8 g/次治疗,MMF组给予口服MMF0.75 g/d治疗,CTX+MMF组给予静脉CTX每月0.6 g/次和MMF 0.75 g/d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4 h后个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治疗6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 h 3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尿素氮、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肌酐(Scr)、抗ds-DNA及白蛋白(ALB)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且CTX+MMF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CTX组及MMF组(P<0.05)。评价3组患者治疗效果,CTX组总有效率为73.3%,MMF组为70.0%,CTX+MMF组为93.3%,CTX+MMF组明显高于CTX组和MMF组(P<0.05);比较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CTX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出血性膀胱发生率均明高于CTX+MMF组和MMF组)(P<0.05)。结论与单用CTX或MMF方案相比较,对老年性LN患者应用小剂量CTX联合MMF的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也减少了由CTX引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杨有国韦夙李小芬曾邕萍王乐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外周关节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致残率较高.RA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皮质醇的分泌节律紊乱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活动期RA患者中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与皮质醇的水平变化有关,可能与RA晨僵有关.
曾邕萍米存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皮质醇炎性细胞因子
定量CT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诊断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QCT评定RA患者骨量流失的影响因素,探讨QCT在RA患者合并OP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QCT组(56例),双能X线组(5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QCT及DXA检测骨密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月)、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RA相关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QCT诊断O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多重线性回归分析QCT组患者骨量流失与RA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XA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44.6%,QCT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1.9%。ROC曲线分析显示QCT对RA合并OP诊断的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618;(3)QCT组研究对象的骨量流失与RA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RA特异性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相关。结论QCT对RA合并OP的检出率高于DXA,有着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合并OP诊断的重要手段。
赖霞曾邕萍杨有国刘媛熊健斌
关键词:骨密度特异性灵敏度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13)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其价值。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22例SLE患者、13例SLE并APS(SLE-APS)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DAMT-13水平,并分析其与SLE-APS患者及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 (1)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下降,且与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的表现相关。(2)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与SLE疾病活动度成反比。结论 SLE-APS的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自身抗体以及存在更严重的血栓表现及血小板减少,因此可能导致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成增加;存在抗ADAMTS-13抗体,从而最终导致血清ADAMTS-13的活性下降。
王乐韦夙曾邕萍李小芳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
血清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
曾邕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文献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测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结核病(TB)感染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RA合并TB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3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TB感染分为感染组(47例)和未感染组(176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RA合并TB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列线图建立RA合并TB感染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与未感染组比,感染组患者年龄更大,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的患者占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血清CRP、ESR水平升高是RA患者合并T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预测建模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灵敏度为74.10%,特异度为86.80%;验证集ROC的AUC为0.957,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87.10%;列线图模型结果提示,模型预测RA患者合并TB感染风险与实际发病风险较为一致,模型对合并TB感染的预测准确性高。结论年龄较大、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血清CRP、ESR水平升高是RA患者合并T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较为直观、可靠的工具,有助于及时识别高风险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TB感染风险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李小芬刘媛王乐曾邕萍杨有国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感染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