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守奎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锆石
  • 4篇斑岩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滇西
  • 3篇滇西北
  • 2篇岛弧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蚀变
  • 2篇数据挖掘
  • 2篇破碎带
  • 2篇热液
  • 2篇锆石U-PB...
  • 2篇矿床
  • 2篇矿集区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红牛
  • 2篇埃达克岩
  • 2篇达克
  • 1篇低温热液

机构

  • 11篇云南省地质矿...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黄金矿业...

作者

  • 11篇李守奎
  • 6篇刘学龙
  • 3篇张世涛
  • 3篇赵庆红
  • 2篇张桂银
  • 1篇周云满
  • 1篇张兴恒
  • 1篇杨柳扬
  • 1篇程家龙
  • 1篇孟志勇

传媒

  • 4篇云南地质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在花开左组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根据云南云龙县凤代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剖面上系统获得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采用多变量最优分割法,对花开左组进行了化学地层划分的应用研究,发现了该地层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显著变化面,找到沉积环境变化层位,从而为岩石地层划分提供辅助依据。取得了与野外岩石地层观察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为组级以下地层单位的划分以及沉积环境的解释提供辅助和补充资料。
李守奎杨柳扬赵庆红王明明
关键词:化学地层
德钦佛山托罗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4年
在对该区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铅锌矿化带的成矿构造背景、矿化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认为该矿受区域构造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体较多,矿体在走向和倾向延伸方向仍可有新突破,并有找到新矿体的可能。
马安妮李蓬博孟志勇李守奎
关键词:构造破碎带地质特征及成因
滇西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含矿斑岩、不含矿斑岩与全球埃达克岩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云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西南三江构造—岩浆岩带中义敦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义敦岛弧带的南端,是三江多岛弧成矿带内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产地之一。系统整理了区内15个代表性成矿斑岩体768件岩石地球化学数据,依据Cu含量分为含矿和不含矿两类数据,并与全球埃达克岩数据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元素含量对比值,进行投图后获得交叠率较好的图件共14340幅。研究表明: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斑(玢)岩体具有全球埃达克岩属性,但又独具特点,具有明显的高钾性特征。与以高钾钙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为主的中国东部埃达克岩特征相似,该区斑(玢)岩体具有更高的w(Al_(2)O_(3))/w(Co)、w(Al_(2)O_(3))/w(Mo)值;相对于不含矿岩体,含矿岩体中Ba、V、Ni、Co等元素的含量区间较为集中,且w(Al_(2)O_(3))/w(Mo)值明显偏低,为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岩体含矿性的判别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学龙陈建航李守奎李守奎刘思晗李振焕曹振梁周博文
关键词:含矿斑岩埃达克岩数据挖掘滇西北
香格里拉卑贡金异常特征及金矿(化)体成因
2013年
由1/2.5万土壤化探测量圈出6个金异常,查证后圈定3条金矿(化)体。矿体均产于上三叠统王吃卡组二段(T3wn2)构造蚀变带中,严格受地层、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成因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大比例土壤化探测量在该区金矿找矿效果显著。
张桂银张兴恒程家龙罗仕丽李守奎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
剑川段家登金矿控矿因素
2013年
金矿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与岩浆热液活动及地下热卤水溶滤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分出三种蚀变型矿石,自然金为主,少量磁铁矿、黄铁矿含金。
李守奎张桂银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钼矿床元素迁移趋势及蚀变分带特征
2023年
通过对红牛-红山铜钼矿床主要矿物岩(矿)石(矽卡岩、大理岩、角岩、斑岩等)进行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其成矿阶段元素富集迁移规律,同时对该区蚀变分带特征进行厘定,为该区下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发现该区共有三种成矿类型((1)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2)角岩→矽卡岩化角岩→矽卡岩;(3)斑岩→矽卡岩→矽卡岩矿石),其中(3)类型为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矿化类型,最主要的成矿元素Cu、Mo在该阶段中大量富集成矿,不同的是Cu为全阶段大量富集迁入,而Mo主要在斑岩→矽卡岩阶段大量富集,而在矽卡岩→矽卡岩矿石过程迁入趋势明显减弱.将三种蚀变矿化类型视为一个成矿系统,计算其元素质量迁移率,发现虽然都是主要的蚀变矿化类型,但是(3)类型的质量迁移率远大于其他两种,(1)的大理岩矽卡岩化阶段质量迁移率仅为-0.64%,原因是在大理岩矽卡岩化热液蚀变过程中CaO、MgO为矽卡岩化过程提供物质来源,他们的大量迁出为形成矽卡岩创造了环境条件,总体仍呈迁出状态.同时该区具有明显的垂直蚀变分带特征,大理岩、角岩、矽卡岩三者关系密切.
曹振梁刘学龙陶兴雄李守奎李守奎周杰虎李方兰陆波德刘雪
关键词:矽卡岩蚀变分带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斑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
2023年
滇西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重要的Cu—Mo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燕山期伴随着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斑岩—矽卡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其中红牛—红山铜矿床是区内代表性矿床。笔者等在系统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红牛—红山铜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斑岩富硅(SiO_(2)=59.19%~72.20%)、富碱(K_(2)O+Na_(2)O=6.65%~12.33%),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ΣREE=163×10^(-6)~588×10^(-6),平均值为27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LREE/HREE=17.2~31.7),负铕异常(δEu=0.64~0.84),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相对亏损Nb、Ti、Ta、P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高分异I型花岗岩,有向A型花岗岩演化趋势,具高锶低钇特征。3件花岗斑岩样品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80.11±0.63 Ma、76.59±0.53 Ma、76.49±0.63 Ma,2件石英二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7.27±0.70 Ma、76.99±0.75 Ma,均属于燕山晚期。锆石ε_(Hf)(t)值为-10.3~-4.6,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277~1.582 Ga,峰值为1.35~1.40 Ga,揭示了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源于中元古代地壳基底的深熔作用。综合认为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的形成与早期形成的印支期格咱岛弧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密切相关。
周杰虎陶兴雄刘学龙李守奎李守奎周云满曹振梁李方兰陆波德刘雪
关键词:西南三江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
滇西北维西陆缘弧月亮坪早三叠世VMS型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滇西北维西陆缘弧夹持于扬子地块和兰坪地块之间,是古特提斯时期形成的火山弧,中—下三叠统攀天阁组酸性端元和崔依比组基性端元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和闭合过程的关键区带。本文初次在该火山岩带攀天阁组长英质火山岩中发现了1处VMS型矿床——月亮坪铅锌矿。初步野外调查显示,铅锌矿体具有“上层下脉”双层结构,伴生赤铁矿硅质岩、重晶石岩等热水喷流岩;围岩蚀变不对称,矿体上盘火山岩蚀变微弱,下部脉状矿体密切伴生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层状矿体上、下盘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47.8±1.1 Ma和249.0±1.1 Ma,表明成岩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安岩属中高硅、高钾、过铝质长英质岩石,兼具“S”型花岗岩和岛弧火山岩特征,暗示岛弧“基底”为大陆壳;赤铁矿硅质岩发育条纹构造,稀土含量低,轻稀土富集,高的正Eu异常(δEu=2.37),U/Th达23.6,Co/Ni为0.17,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岩;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及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与下盘英安岩极为相似,显示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下伏长英质岩系。综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资料,初步认为二叠纪时期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导致兰坪地块东侧德钦—维西—乔后一带的大陆边缘形成了安第斯型俯冲带,早三叠世洋壳俯冲角度变陡引起弧后拉张,月亮坪铅锌矿是在伸展背景下形成于酸性火山岩端元的黑矿型VMS铅锌矿床。区域上,该带双峰式火山岩喷发峰期约为247 Ma,时间跨度约7 Ma,并经过与弧有关的海底火山作用而快速伸展沉降至深海条件,随着盆地的闭合和抬升,呈带状拼贴在弧-陆碰撞带上,具有“夭折的弧裂谷”特点,是保存VMS型矿床的理想场所。目前对该带火山岩容矿的VMS型矿床研究程度低,找矿工作长期以来未有突破。�
李守奎李守奎刘学龙张世涛张世涛赵庆红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双峰式火山岩
锆石氧逸度对义敦岛弧南段中甸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差异性成矿控制因素的指示被引量:5
2022年
中甸铜钼多金属矿集区位于义敦岛弧南段,区内绝大多数矿床与晚三叠世和晚白垩世岩浆活动有关,目前两期斑岩锆石氧逸度及差异性成矿研究薄弱.对4个斑岩体5类岩石的锆石开展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数据经筛选检验后进行了氧逸度估算.氧逸度结果由高到低为:地苏嘎铜矿晚三叠世石英闪长玢岩(Ce^(4+)/Ce^(3+)比值为515)、休瓦促晚三叠世贫矿黑云母花岗岩(Ce^(4+)/Ce^(3+)比值为443)、铜厂沟钼铜矿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Ce^(4+)/Ce^(3+)比值为368)、热林钼矿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Ce^(4+)/Ce^(3+)比值为237)、休瓦促钨钼矿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Ce^(4+)/Ce^(3+)比值为104).综合前人资料,认为俯冲或碰撞环境的斑岩型铜矿,高氧逸度是成矿的必要非充分条件,Cu铜主要直接或间接(有幔源贡献的新生下地壳)来自地幔;碰撞型斑岩矿床钼、钨主要来自古老地壳,对氧逸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偏氧化环境有利钼矿形成,偏还原环境有利于钨矿形成.矿产评价时,斑岩型铜矿应注重幔源/壳源比例和氧逸度条件的研究,斑岩型钼、钨矿不适用斑岩型铜矿氧逸度评价标准.
李守奎李守奎刘学龙张世涛张世涛陈建航李振焕余海军张传昱
关键词:氧逸度义敦岛弧斑岩型矿床矿床
滇西兰坪皂角场新生代富碱斑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滇西兰坪盆地因其可观的资源规模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而倍受地质学界关注,但盆地内部仅有的3处新生代侵入岩之一的皂角场岩体缺少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对盆地演化和成矿机制的全面认识,也影响了滇西富碱斑岩带研究的完整性。本文对皂角场岩体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皂角场岩体由二长花岗岩(中央相)和花岗闪长斑岩(边缘相)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侵位时代约为34 Ma;岩石样品具有高硅(w(SiO2)=71.49%~73.17%)、过铝质(A/CNK=1.12~1.32)、富碱(w(K2O+Na2O)=7.83%~9.10%)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Rb、Ba、Th、U、K和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Ti、P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Eu负异常微弱,具有特殊的Nb/Ta、Th/U值,表明岩浆来源深,母岩浆来源于交代岩石圈地幔源,并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综合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碰撞期(40~26 Ma)陆内俯冲诱发了地幔物质侧向流动和深部软流圈上涌,形成了富碱斑岩带;而皂角场岩体形成于始新世晚期兰坪盆地盆山转换阶段的陆内造山挤压构造环境,盆地中央具有岩石圈断裂属性的兰坪—思茅中轴大断裂在该时期活动达到顶峰,引发岩浆沿断裂上侵,并在近地表脆性条件下就位形成超浅成富碱斑岩体。
李守奎李守奎张世涛赵庆红
关键词:富碱斑岩兰坪盆地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