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儒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录井
  • 2篇储层
  • 1篇地层
  • 1篇多井
  • 1篇盐岩
  • 1篇有效性
  • 1篇源岩
  • 1篇深水区
  • 1篇始新统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潜山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特征
  • 1篇气测
  • 1篇气测录井
  • 1篇潜山储层
  • 1篇轻烃

机构

  • 4篇中海油能源发...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盘锦中录油气...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5篇李鸿儒
  • 2篇谭伟雄
  • 2篇张志虎
  • 2篇马猛
  • 1篇邓强
  • 1篇刘志伟
  • 1篇郭清正
  • 1篇江凯禧
  • 1篇何文祥
  • 1篇李辉
  • 1篇李战奎
  • 1篇韩明刚
  • 1篇胡云亭
  • 1篇郭明宇
  • 1篇崔国宏
  • 1篇肖飞
  • 1篇彭超
  • 1篇万欢
  • 1篇姚长华

传媒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物性与气测录井参数交汇的油气水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性与气测录井参数交汇的油气水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收集现场气测数据、测井解释孔隙度数据和试油数据,读取测试井段的C<Sub>1</Sub>‑C<Sub>8</Sub>平均值,进行参数重构,求得...
邓强张本云谭伟雄吴昊晟李鸿儒马猛崔国宏李战奎官宝滦
文献传递
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新技术
2023年
针对渤中西南环古近系储层流体性质随钻评价难度大、多解性强、录井与测井资料响应特征矛盾等问题,在深度研究轻烃录井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轻烃敏感参数的含水性分析、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基于烷烃系列对比的生物降解分析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数学算法等的井场轻烃流体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轻烃敏感参数的储层含水性图版及烷烃系列对比的生物降解程度解释图版,识别研究区流体性质效果好;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法可用于对比分析油气藏成因及来源,与常规录井方法相比,对多期次充注复杂油气藏流体评价优势明显;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数学算法的轻烃分析方法评价复杂储层流体性质符合率较高,可达85%左右。该技术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为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鸿儒谭忠健符强郭明宇田青青韩明刚李艳霞
关键词:轻烃分析复杂储层古近系
渤海海域变质岩潜山储层有效性录井综合评价技术被引量:1
2023年
变质岩潜山岩性复杂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录井方法仅能依据油气显示定性判断潜山储层的发育位置,难以对潜山储层物性进行准确识别。针对该问题,从综合地质实验和微钻模拟实验入手,应用XRF元素录井、XRD全岩衍射录井及工程录井数据,建立了变质岩潜山浅色矿物录井表征技术、变质岩潜山基岩力学录井表征技术及变质岩潜山可钻性评价技术,明确了储层裂缝发育与岩石矿物组分、力学特性及可钻性的内在表征关系,形成以岩石矿物学、岩石力学及岩石破碎学多个角度为基础的变质岩潜山储层有效性录井综合评价技术及定量评价标准。研究成果在渤海海域渤中坳陷变质岩潜山50余口井得到应用,与测井解释结论对比,储层有效性录井解释的平均符合率高达81.7%。该技术在渤海海域渤中坳陷变质岩潜山储量的发现和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途测试、完钻等重大勘探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谭忠健邓津辉张国强李辉李鸿儒张志虎刘志伟
关键词:变质岩潜山渤中坳陷
一种划分碳酸盐岩潜山淋漓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划分碳酸盐岩潜山淋漓程度的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井的元素录井、测井解释和岩心分析资料;元素录井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基于元素录井归一化数据构建表征碳酸盐岩淋漓程度...
谭伟雄谭忠健万欢张志虎郭明宇苑仁国李鸿儒马猛李文元陈铭帅
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及发育模式被引量:7
2016年
充分利用印度扇深水区及浅水陆棚区地震、测井、岩芯、地化等资料,预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扇深水区古—始统地层主要以海进体系域为主,在始新统顶部发育厚度较薄的高位体系域,沉积于外陆棚深水相沉积环境,具备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条件。古—始新统烃源岩空间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最大厚度达900 m以上。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为混合型生源母质。现今凹陷内大部分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综合各地质要素分析,建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发育模式。在古—始新世沉积期,深水凹陷的古地理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处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带,气候湿热。在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下,古海洋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量控制了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研究结果将有效指导印度扇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工作。
江凯禧姚长华郭清正胡云亭赵才顺李鸿儒朱泽栋何文祥肖飞彭超
关键词:层序地层烃源岩深水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