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涛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气溶胶
  • 3篇气溶胶
  • 3篇粒径
  • 3篇粒径分布
  • 2篇青岛近海
  • 2篇微生物浓度
  • 2篇近海
  • 1篇沙尘
  • 1篇沙尘天气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参数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PM10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祁建华
  • 3篇李鸿涛
  • 2篇高冬梅
  • 1篇孟祥斌
  • 1篇李孟哲
  • 1篇董立杰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5
2019年
为了解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的月季分布和粒径分布特征,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大气生物气溶胶分级样品,并利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方法测定了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范围为1. 86×105~2. 54×10^6cells·m^-3,平均值为(6. 84±4. 83)×105cells·m^-3.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较低,秋季最低,统计分析显示秋季和春季、夏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月均浓度在2. 65×10^5~1. 12×106cells·m^-3之间,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2月,最低值出现在2016年9月. 2015~2017年青岛秋冬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一日中变化较大,但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粒径分布呈现偏态分布,> 7. 0μm粒径所占比例最高,可达20. 5%~27. 3%;粒径分布随月份不同而有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和偏态分布两类.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微生物浓度与AQI、CO、PM2.5和PM10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 <0. 05),与温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以及NO2、SO2和O3等因子无显著相关(P> 0. 05).多元线性回归模拟结果显示,生物气溶胶总微生物浓度中20. 6%的变化与相对湿度和PM2.5相关.
宫静祁建华李鸿涛
关键词: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气象参数
青岛近海冬季大气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研究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活性水平和活性粒径分布特征,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青岛近海运用分级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连续采集了生物气溶胶样品,并用荧光素二乙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水解法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青岛地区气溶胶中微生物活性水平(以荧光素钠计)范围为21.89~108.59 ng·m^(-3),平均值为59.43 ng·m^(-3).微生物活性的粒径分布呈现活性随粒径增大而增大,粗粒径(>2.1μm)高于细粒径(<2.1μm)的特征,在>7.0μm粗粒子上所占比例最高,平均为24.06%.冬季微生物活性在一天当中变化较大,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昼间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显示采样期间微生物活性与风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45,n=33,**P<0.01),与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强度等气象因素以及AQI、PM_(2.5)、PM_(10)、CO、NO_2、O_3、SO_2等因子无显著相关性.气团来源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明显影响.晴天微生物活性平均水平为100.33 ng·m^(-3),霾天微生物活性降低,平均水平降为56.53 ng·m^(-3),随着雾-霾天持续出现,活性迅速降低至晴天水平的37.7%,可见持续雾-霾天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更大.
孟祥斌李孟哲李鸿涛高冬梅祁建华
关键词:生物气溶胶微生物活性粒径分布
沙尘天气对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解沙尘对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的影响,于2015年3~4月间分别在兰州和青岛沙尘期间运用分级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连续采集了生物气溶胶样品,并利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方法测定了总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沙尘发生时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显著增加(P<0.05).兰州和青岛总微生物浓度晴天背景均值分别为5.61×10~5cells·m^(-3)和2.08×10~5cells·m^(-3),沙尘时平均浓度分别是晴天的14.8倍和6.42倍.晴天时兰州和青岛两地样品微生物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最高峰值均出现在>7.0μm的粒径上,最低值均出现在4.7~7.0μm的粒径上,浓度次高峰值分别出现在3.3~4.7μm的粒径上和1.1~2.1μm的粒径上.沙尘时粒径分布均发生明显变化,兰州仍呈现双峰分布,但其中一个峰值从>7.0μm移动到1.1~2.1μm;而青岛粒径由双峰分布变为粗粒径偏态分布.兰州和青岛沙尘前微生物负荷的背景值分别是2 224 cells·μg^(-1)和1 550 cells·μg^(-1),而沙尘发生时,颗粒物的微生物负荷均大幅增加,最高值分别达26 442 cells·μg^(-1)和10 250 cells·μg^(-1),这说明沙尘天气发生时,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不仅仅是因为空气中颗粒物的增加,而是因为长距离传输的沙尘颗粒携带有大量外源微生物.
李鸿涛祁建华董立杰高冬梅
关键词:沙尘生物气溶胶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PM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