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宾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短碳纤维
  • 2篇时效
  • 2篇碳纤维
  • 2篇铝基
  • 2篇铝基复合材料
  • 2篇合金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电热法
  • 1篇短碳纤维增强
  • 1篇蠕变
  • 1篇时效工艺
  • 1篇碳纤维增强
  • 1篇热法
  • 1篇微屈服
  • 1篇纤维增强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铝硅
  • 1篇铝硅合金
  • 1篇晶间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作者

  • 4篇刘忠侠
  • 4篇杨瑞宾
  • 1篇刘扭参
  • 1篇王杰芳
  • 1篇李俊青
  • 1篇蔡彬
  • 1篇方成栋
  • 1篇王飞舟

传媒

  • 3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g含量对Al-Cu-Li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
2016年
通过盐水浸泡法与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了4种Ag含量的T6态Al-Cu-Li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发现随着A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下降,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加,晶间腐蚀深度逐渐增加,因此,Ag的添加降低了T6态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原因在于含Ag合金析出的具有较低电位的大量T_1相和较宽的PFZ;同时Ag促使T_1相周围吸附更多的Mg原子团簇,增加了T_1相与基体的电位差。
方成栋杨瑞宾王飞舟刘忠侠
关键词:AL-CU-LI合金晶间腐蚀
电热法生产过共晶Al-Si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配制的Al-20Si合金进行了P-RE复合变质处理,对变质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经复合变质后,合金的初晶硅尺寸得到明显细化,共晶硅由长针状变为短杆状或者细小的颗粒状;其抗拉强度由182MPa提高到205MPa,提高12.6%了,其伸长率由0.22%提高到0.26%,提高了18.2%。然而与纯铝配制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相比,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相对较低,原因在于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配制的过共晶铝硅合金中Fe含量较高。
刘扭参李俊青刘忠侠杨瑞宾
关键词:过共晶铝硅合金电热法复合变质力学性能
碳纤维长度对Cf/2024Sc铝基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了不同长度(2、3、4、5mm)3%的镀铜短碳纤维增强含Sc的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200℃、300MPa的蠕变条件下,添加了2mm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最优,其蠕变断裂时间为21.16h,稳态蠕变速率为1.05×10^(-5)s^(-1)。在不同温度(150~190℃)和不同应力(200~400MPa)蠕变条件下,复合材料的门槛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下降,其中添加2mm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蠕变激活能最高,为83.9kJ/mol。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蠕变机制为位错攀移。
杜明哲王杰芳张云杰杨瑞宾张国鹏刘忠侠蔡彬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短碳纤维时效蠕变
短碳纤维增强2024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液态搅拌铸造制出了纤维长度分别为2mm和3mm、含量为2%的短碳纤维增强的含Sc的2024铝基复合材料。用加载-卸载法研究了两种材料不同时效态的微屈服性能。结果表明,短碳纤维增强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强度具有宏观强度时效强化规律特征。峰值时效的材料具有最高的微屈服强度;微屈服阶段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均远高于宏观屈服初期硬化率。相比于2mm碳纤维,3mm碳纤维增强的含Sc的2024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微屈服强度。
邓高生杨瑞宾刘忠侠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时效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