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玮 作品数:18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记录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C-VEMP)特征,为临床儿童前庭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1名(62耳)4~12岁听力正常儿童,按照年龄进行分组,4~5岁组11人(22耳),6~12岁组20人(40耳),行BC-VEMP测试。将60 dB nHL作为起始刺激强度,记录骨导刺激时颈性VEMP(cVEMP)、眼性VEMP(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波幅不对称比以及阈值。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岁听力正常儿童BC-VEMPs引出率为100%。4~5岁组与6~12岁组相比,BC-cVEMP的P1、N1潜伏期、P1-N1波间期、P1-N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C-oVEMP的N1、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VEMPs是一种可行的前庭功能辅助性检查手段,不同年龄段儿童BC-VEMPs正常值的建立,可为儿童前庭功能的评估提供参考。 沈佳丽 孙夏雨 陈向平 杨军 陈建勇 汪玮 张勤 王璐 马孝宝 贺宽 沈敏关键词:正常参考值 单侧梅尼埃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侧梅尼埃病(MD)患者气导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表现。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22年2月就诊的MD患者的临床测试结果,收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单侧MD患者共87例。根据MD临床分期分为三组:1组(Ⅰ和Ⅱ期MD)19例,2组(Ⅲ期MD)50例,3组(Ⅳ期MD)18例。计算各组患耳VEMP引出率、患耳P1和N1潜伏期异常率、波间期异常率,以及双耳振幅不对称比(IAR)异常率,分析不同临床分期MD患耳VEMP结果分级(1级为正常,2、3、4级为异常且逐级递增)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组、2组和3组cVEMP引出率分别为84.2%、70.0%和33.3%(P<0.05),oVEMP引出率分别为63.2%、34.0%和16.7%(P<0.05);cVEMP的P1和N1潜伏期与波间期总异常率分别为21.1%、26.3%和24.6%,oVEMP的P1和N1潜伏期与波间期总异常率分别为15.6%、43.8%和3.1%;cVEMP结果中IAR异常率分别为6.7%、21.2%和33.3%(P>0.05),oVEMP结果中IAR异常率分别为16.7%、23.1%和0%(P>0.05)。Ⅰ~Ⅳ期MD患耳cVEMP结果分级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339,P<0.01)。Ⅰ~Ⅳ期MD患耳oVEMP结果分级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362,P<0.01)。结论:伴随MD进展,患耳在听力损失加重的同时,球囊-前庭下神经与椭圆囊-前庭上神经通路的功能也逐渐减弱。 汪玮 何嘉莹 王璐 贺宽 孙进 沈佳丽 马孝宝 杨军 陈向平关键词: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程对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病程对耳石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确诊的原发性后半规管BPPV患者56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治疗之间的病程长短分为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Epley复位治疗,经成功复位治疗后7~10 d进行复诊。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进行评估,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的差异。结果:(1)成功复位后,轻度残余症状患者中,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的比率分别是68.6%和31.4%;中重度残余症状患者中,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的比率分别是20%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位前,两组躯体(DHI-P,7项)及功能(DHI-F,9项)2个维度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维度(DHI-E,9项)及DH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2组DHI-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F、DHI-E及DH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比较,2组的DHI-P、DHI-F、DHI-E评分及DH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位前后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DHI不同维度的差值及总分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的长短不影响后半规管BPPV复位治疗的短期疗效,但是长病程患者在成功复位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以上的残余症状,主要表现在社会功能及情感心理方面。 谷李欣 陈建勇 张勤 沈佳丽 马孝宝 汪玮 王璐 沈敏 陈向平 杨军关键词:后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程 耳石复位 不同头位偏斜角度健康青年人SVV正常值建立及复测信度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正常值数据,并分析其复测信度,为SVV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1名健康青年人,佩戴虚拟现实眼镜,分别测试在直立头位0°、左头位偏斜45°(L45°)、右头位偏斜45°(R45°)、左头位偏斜90°(L90°)、右头位偏斜90°(R90°)5个不同角度下的SVV数据,并于2周后进行复测。结果:(1)0°、L45°、R45°、L90°、R90°5个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SVV平均值分别为:-0.07±1.71、4.30±5.39、-6.51±5.58、-3.76±7.42、0.40±8.02,95%CI分别为:(-3.42,3.28)、(-6.26,14.86)、(-17.45,4.43)、(-18.30,10.78)、(-15.32,16.12);(2)L45°、R45°、L90°、R90°4个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SVV偏差绝对值分别为:5.62±3.96、6.90±5.07、6.82±4.70、6.48±4.68;95%CI分别为:(0,12.11)、(0,15.21)、(0,14.53)、(0,14.16);双侧45°偏差绝对值的不对称性比为10%;双侧90°偏差绝对值的不对称性比为3%;(3)0°、L45°、R45°、L90°、R90°SVV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673、0.674、0.815、0.856。结论:SVV具有良好的复测信度,临床测试稳定性高,本研究建立的不同偏斜角度下SVV正常值数据可辅助临床对前庭系统疾病进行精细化诊断和功能评估。 马孝宝 沈佳丽 汪玮 王璐 孙进 贺宽 陈向平 杨军 陈建勇关键词:正常值 前庭疾病 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AVS、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BR)波V阈值大于或等于90 dB nHL的受试者,分别进行click ABR、500 Hz(tone burst 500 Hz,TB-500 Hz)和1 000 Hz(tone burst 1 000 Hz,TB-1 0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记录三种声刺激模式下ASNR的引出率、阈值、95 dB nHL刺激声强下的ASNR幅值和潜伏期。结果①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60.41%(29/48)、68.18%(30/44)、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500 Hz ASNR引出率相对较高;②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阈值分别为90.8±3.48、87.36±4.39、89.23±4.79 dB nHL,TB-500 Hz声刺激下的ASNR阈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13±0.29、4.32±0.57、4.12±0.21 ms,click声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短纯音诱发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幅值分别为0.29±0.22、0.39±0.31、0.33±0.21μV,TB-500 Hz声刺激下ASNR的幅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者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click声诱发的明显延长;利用TB-500 Hz声刺激可获得更高的ASNR引出率及振幅,有利于ASNR的正确识别及可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肖青 陈建勇 沈佳丽 汪玮 王璐 沈敏 陈向平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不同真耳测试方法评估开放耳助听器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耳测试方法对开放耳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耳助听器真耳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耳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耳介入增益(real-ear insertion 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耳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李欣怡 王枫 汪玮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听觉电生理监测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听力一直是耳外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可通过“柔手术”减少手术损伤、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 张帆 沈敏 张勤 汪玮 陈建勇 杨军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残余听力 手术损伤 螺旋神经元 外科医生 听力正常青年人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与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M-ANL)与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AEP)的相关性,探讨导致M-ANL值个体化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22~33岁听力正常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ANL测试和CAEP测试,记录每位受试者的最舒适阈(MCL)值、最大背景噪声级(BNL)值、M-ANL值及CAEP中P1、N1、P2、N2、P300各波的潜伏期及P1-N1、P2-N2、P300的幅值。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MCL值、BNL值及M-ANL值与CAEP各波潜伏期及P1-N1、P2-N2、P300幅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CL值和M-ANL值与CAEP的P2潜伏期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和0.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EP的P1、N1、N2、P300潜伏期均无相关性(P>0.05)。②MCL、BNL及M-ANL值与CAEP的P1-N1、P2-N2及P300幅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听力正常青年人M-ANL与CAE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中枢听觉皮层在听力正常个体背景噪声耐受能力方面可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背景噪声接受能力更强的个体或许存在更强的中枢传出机制和/或更不活跃的中枢传入机制。 陈建勇 朱海月 沈佳丽 马孝宝 汪玮 孙进 陈向平 杨军关键词:P300 助听器对单侧听力损失患者噪声环境中言语识别的补偿效果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单侧听力损失患者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表现,考察助听器对不同程度单侧听力损失患者噪声言语识别的补偿效果。方法纳入25例单侧听力损失患者,依据受试者听力水平将其中14例单侧中度、中重度听力损失者设为中-中重度组,另11例单侧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者设为重-极重度组。以15例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声场中测试单侧听力损失患者佩戴耳背式助听器(BTE)和未佩戴BTE助听器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阈值,以及固定信噪比(SNR)为0 dB和-5 dB时的言语识别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单侧听力损失受试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显著性,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单侧听力损失受试者使用助听器的补偿效果。结果两组单侧听力损失受试者相较对照组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阈值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固定SNR环境中的言语识别率均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佩戴BTE助听器时两组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值显著下降(P<0.01),言语识别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单侧听力损失达到中度以上的患者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即表现出显著下降,患耳佩戴耳背式助听器对其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孙进 朱笛 王璐 梅玲 陈建勇 汪玮 沈佳丽 马孝宝 陈向平 杨军关键词:助听器 噪声 言语识别率 婴儿不同频率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正常值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建立听力正常婴儿不同频率气导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ABR, tb-ABR)反应阈的正常参考值;并探讨不同频率tb-ABR反应阈与气导短声ABR(click-ABR)反应阈的相关性,为婴儿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60耳)2~6月龄的听力正常婴儿分别进行气导click-ABR以及0.5~4 kHz四个频率的tb-ABR测试,记录反应阈和阈值水平的潜伏期,分析结果。结果 0.5~4 kHz tb-ABR及click-ABR的反应阈分别为30.08±10.48、25.17±9.91、15.67±8.36、13.17±6.17和10.08±4.83 dB nHL;潜伏期分别为13.28±1.25、11.75±0.79、9.90±0.59、8.80±0.67和8.39±0.63 ms。click-ABR与0.5~1 kHz tb-ABR反应阈无相关性(P>0.05);click-ABR与2、4 kHz tb-ABR反应阈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和0.389(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听力正常婴儿不同频率tb-ABR反应阈参考值,click-ABR主要与2、4 kHz tb-ABR反应阈存在相关性,不能反映低中频听力情况。 沈佳丽 陈建勇 汪玮 王璐 马孝宝 张勤 沈敏 梅玲 陈向平 杨军关键词:婴儿 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