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 作品数:2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梁类零件基准孔偏差的快速测量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类零件基准孔偏差的快速测量方法,属于结构光三维扫描测量分析。本发明建立在二次开发的三维结构光扫描设备和特制的孔位测量转接器基础上,通过分析三维结构光扫描设备原理和特点,提取出纹理图像,使用基于形状匹配的...
- 崔晶刘艳梅刘刚王新宇康冲
- 一种通用型热处理工装吊具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型热处理工装吊具,属于零件热处理工装技术领域。该吊具包括吊具主体、吊环、快速装卸接头、保险销、操作圆盘和调节垫片组合。本实用新型针对工装吊具数量繁杂的问题,使用一种可快速装卸不同直径尺寸热处理工装...
- 王新宇邱豪君刘刚康冲崔晶
- 金属材料热处理条件厚度计算方法
-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条件厚度计算方法,包括基本形状计算方法和复杂形状计算方法。基本形状计算方法通过多个基本形状条件厚度计算公式推演归纳;复杂形状计算方法利用“等效圆棒匹配法”,首先建立直径1‑...
- 刘刚王新宇康冲郭宏宇崔晶
- 18Cr2Ni4WA钢衬套的精密气体渗碳淬火热处理被引量:4
- 2016年
- 研究了精密气体渗碳等温淬火工艺对18Cr2Ni4WA钢渗层硬度、深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总渗碳保温时间的延长,渗层深度增加,但硬度曲线变得平缓;在相同总保温时间的情况下,强渗时间越长,渗层越深;而当扩散时间相同时,强渗时间越长,淬火后表层的硬度较低。优化的精密气体渗碳工艺为:保温温度均为910℃,强渗阶段碳势1.20%,保温3 h;扩散阶段碳势0.80%,保温1 h,渗碳后进行等温淬火,可以获得(1.2±0.1)mm渗层深度。渗碳淬火后渗层组织良好。该工艺成功应用于衬套零件的实际生产,满足了设计要求。
- 李锋王新宇李世键韩培培于浩
- 关键词:18CR2NI4WA钢渗层深度
- 10Cr13Co13Mo5Ni3W1VE超高强度钢零件热处理防变形方法
- 本发明提出10Cr13Co13Mo5Ni3W1VE超高强度钢零件热处理防变形方法,属于热处理变形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分工序进行热处理,为了避免零件热处理后强度高加工困难的问题,淬火采用真空热处理,保证表面无氧化、脱碳现象...
- 杨立新王新宇邱豪君李东宽刘艳梅
- 改善不锈钢渗氮层组织的真空热处理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不锈钢渗氮层组织的真空热处理方法,其包括液体渗氮、抽真空、预热、继续加热和冷却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改善不锈钢渗氮层组织的真空热处理方法可以调整渗氮后制件渗层硬度值和渗层脆性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同时,调整...
- 王新宇焦清洋魏廷光
- 退火温度对Ti60 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激光焊接对Ti60高温钛合金进行对接焊试验,对接头的表面成形状态以及宏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观察。对焊接接头在不同温度(600、750及900℃)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仪与拉伸试验机分别对退火后接头的组织、硬度、残余应力以及室温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i60高温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熔化区的α'针状组织逐渐减少,而热影响区的α'针状组织逐渐增多,母材区的α相逐渐增多。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逐渐降低,当退火温度高于750℃后,残余应力基本保持不变。750℃退火时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最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焊接接头熔化区与热影响区硬度逐渐降低,而母材区硬度在900℃退火后高于600与750℃退火后的。
- 张增光史吉鹏王新宇刘艳梅杨立新康冲刘刚
- 关键词:激光焊接力学性能
- 大尺寸M型钛合金零件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 大尺寸M型钛合金零件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激光冲击强化领域。本发明设计了3光路输出模式,光路切换简易,强化时零件移动距离小,在狭小空间内即可满足零件强化需求。M型钛合金零件专用夹具有效控制强化过程零件开口处变形...
- 王新宇张增光杨立新李世键刘艳梅
- 钛合金支臂梁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 本发明属于零件表面强化领域,涉及一种钛合金支臂梁激光冲击强化方法。测量零件R角尺寸即耳片区域最大角度,粘贴铝箔胶带后,利用专用工装夹具装夹到机械手上,设定机械手路径轨迹及各强化区域入射光束参数,准备约束层,利用专用激光光...
- 康冲刘刚任津毅王新宇张增光
- 航空不锈钢1Cr11Ni2W2MoV精密薄层气体氮碳共渗
- 2023年
- 对航空不锈钢1Cr11Ni2W2MoV进行气体氮碳共渗热处理,以获得深度为0.02~0.03 mm的精密薄层,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渗层深度、硬度和脆性、组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480~560℃共渗温度下,通过控制保温时间,均可得到深度0.02~0.03 mm,硬度≥800 HV0.1的精密渗层。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层厚度和硬度越大。从工艺控制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等方面考虑,520℃温度下渗入速率均匀易控,更适合零件的实际生产。所得渗层脆性达到HB 5022—1994中1~2级的要求,组织符合2级及以上要求。
- 王新宇焦清洋李世键王克喜颜廷宇王宇
- 关键词:氮碳共渗马氏体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