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俊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喷管
  • 1篇弹道
  • 1篇动力系统
  • 1篇输气
  • 1篇输气管
  • 1篇水下
  • 1篇水下发射
  • 1篇喷管喉衬
  • 1篇燃烧室
  • 1篇热流密度
  • 1篇装药
  • 1篇装药量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布
  • 1篇粒径
  • 1篇力系
  • 1篇流动特性
  • 1篇流固耦合
  • 1篇内弹道
  • 1篇内流动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白俊华
  • 2篇胡春波
  • 1篇刘佩进
  • 1篇胡馨博
  • 1篇李佳明
  • 1篇赵智博
  • 1篇杨向明

传媒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进气角度和初始粒径对发射筒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导弹发射的实际工作过程,建立了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的计算模型,利用CFD技术对燃气遇冷却水掺混后的入筒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输气管进气角度、冷却器一次雾化粒径等发射系统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不同输气管角度下的喷管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不同时刻下发射筒内气体流动流形变化较大;随着输气管角度的减小,发射筒内流动的混乱度增加;在所计算工况中,输气管进气角度与发射筒轴线的夹角为70°时喷管壁面受到的最大压力差最小,随着时间的增加,喷管最大压力差呈减小趋势;较小的初始雾化粒径有利于减少冷却水在筒内的滞留量,降低发射筒的工作温度,使发射过程中燃气能量更为可控。
白俊华胡馨博
关键词:流动特性
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内弹道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特点,将其工作过程划分为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两部分,建立了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内弹道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研制新型动力发射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手段。通过对燃气发生器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针对不同发射深度和装药量的工况进行数学仿真发现,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做功能力很强,导弹可以达到很高的出筒速度,实现大深度发射。同时,发射深度和装药量对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内弹道性能影响很大。
白俊华胡春波
关键词:内弹道装药量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粒子的收集与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设计了一种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状态粒子收集装置,可对不同工作压强和燃烧室滞留时间的凝相粒子进行收集。针对典型的HTPB推进剂,开展了不同压强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利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收集到的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含铝复合推进剂凝相燃烧产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05-100μm之间,粒子粒度的体积分布峰值小于5μm。随着压强的增加,粒度分布峰值略有上升,粒径分布更为集中。
刘佩进白俊华杨向明赵智博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度分布
固体发动机喷管喉衬流固耦合换热规律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考虑流场与壁面的湍流换热、固壁中的热传导以及包含吸收-发射性气体介质的喷管空腔中的热辐射交换等因素,建立了喷管喉衬流固耦合换热模型,通过与前人实验结果对照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喷管粗糙度、燃气组分、燃烧室压强、推进剂燃温等因素对喷管喉衬热结构及换热规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喷管喉衬壁面温度和总热流密度在喷管喉部直段的前端达到最大;上述因素对喷管喉衬热交换的热流密度影响很大。
白俊华胡春波李佳明
关键词:喷管喉衬壁面温度热流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