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黄河内蒙古支流“十大孔兑”区风蚀强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5
- 2016年
- 十大孔兑的风蚀作用过程为河道输沙提供了重要的泥沙来源。为揭示十大孔兑风蚀作用规律,选取3种典型下垫面建立风蚀监测小区,利用侵蚀针法对研究区风蚀量及地表形态进行了为期1 a的实地监测。在此基础上,综合当地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区风蚀强度及地表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风蚀强度与平均极大风速呈指数关系,10-11月和4-5月风蚀强度大于全年其他时间,4-5月风蚀强度最大,是全年平均风蚀强度的2~3倍;2)土壤可蚀性颗粒含量大小分别为库布齐沙漠区(94.95%)〉黄土丘陵沟壑区(62.18%)〉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44.51%)。库布齐沙漠区属于中度风蚀,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属于轻度风蚀,十大孔兑3种地形年累积风蚀量估算结果分别为8.74、5.95和5.16 Mt,风沙入黄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44.03%、29.97%和26.00%;3)研究区风蚀发生的方向主要为东南方向,监测小区的风蚀过程主要为堆积-吹蚀-推移-再堆积,地表起伏度随风蚀强度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R2=0.78,P〈0.05)。研究结果可为防治十大孔兑泥沙淤积与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孙宝洋李占斌张洋马波张乐涛肖俊波
- 关键词:土壤地表形态
- 神东煤田原地面侵蚀产沙规律野外降雨试验被引量:6
- 2013年
- 为科学计算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等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以神府东胜煤田为研究背景,将未经人为扰动撂荒地作为自然侵蚀本底值的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原地面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地面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形式有3种,平缓型、单峰型和多峰型。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关系均呈幂函数相关,径流流速和流深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相关,径流量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呈线性相关。
- 李宏伟王文龙王贞肖俊波刘勇李晓诚
- 关键词:径流量产沙量
- 流域系统径流侵蚀链内泥沙输移的空间尺度效应被引量:13
- 2016年
- 尺度问题在地貌过程及水文模拟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小流域为例,基于毛沟-支沟-干沟尺度序列典型水文站的实测径流泥沙数据,分析流域系统基于事件的径流侵蚀链内泥沙输移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1)基于侵蚀链毛沟-支沟-干沟不同空间尺度的平均输沙模数、平均含沙量、最大含沙量分别依次为3 912、3 285、3 522 t/km2,497、524、679 kg/m3,639、634、800 kg/m3,且在流域系统中均保持空间上的不变性;2)与单一力学指标相比,引入洪峰流量项的水流功率、单位面积径流能量及水流能量等复合能量指标能更好地描述侵蚀链不同尺度内及尺度间水沙关系;3)侵蚀链的输沙量主要取决于径流量,而洪峰流量能更好地解释侵蚀链内不同尺度径流输沙的差异,在侵蚀输沙的预测变量中引入表征径流变率的指标会提高中小型产沙事件泥沙预报的可靠性;单位洪峰流量(增加1 m3/s)引起的输沙增量是单位径流量(增加1 m3)增沙作用的875倍以上,欲消除侵蚀链内上下游径流输沙的空间尺度效应,则需将对应的洪峰流量比调控至5‰以下,或将对应的径流能量比调控至600以下;4)侵蚀链内上游含沙水流对下游的泥沙输移影响有限,随流域面积增大,含沙水流的空间尺度效应降低,输沙模数>300 t/km2的大型侵蚀产沙事件尤为明显。分析结果突出了流域系统径流侵蚀的过程特性和洪水调控可能引起的巨大减沙潜力。因此,针对高含沙水流,侵蚀链内泥沙调控及其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评估和功能评价亦应基于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揭示径流调控系统的水土保持意义、推动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精细化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 张乐涛李占斌王贺肖俊波
- 关键词:径流减沙效益
- 冻融条件下土壤抗冲性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揭示冻融作用对风沙土抗冲性的影响,以季节性冻融区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对冻融条件下土壤抗冲系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度、放水流量、土壤含水量、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抗冲系数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抗冲系数对各因素敏感程度大小为坡度>放水流量>土壤含水量>土层深度>冻融循环次数;土壤抗冲系数随坡度、放水流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 肖俊波孙宝洋李占斌马波张乐涛
- 关键词:冻融作用土壤抗冲性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水体间转化特征--以韭园沟流域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为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转化特征,以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雨水、沟道水和井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各水体的δD-δ18O特征、氢氧同位素的时间变化和沿程变化,明确各不同水体间的补给关系,估算流域上游沟道水补给井水的过程中因蒸发损失的水量。结果表明:韭园沟流域沟道水和井水的δD和δ18O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井水氢氧同位素相对于沟道水较富集且稳定,降水、气温、风速等气象因子对沟道水氢氧同位素影响强烈,对井水影响较弱;流域沟道水与井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能够有效补给地下水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加权平均值为:δ18O=-11‰,δD=-79.80‰;沟道水向井水的转化以单向排泄补给为主,两者转化过程中由于蒸发作用引起的水量损失占补给源水量的7%。
- 王贺李占斌马波肖俊波张乐涛
-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地表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季节性冻融对东柳沟流域风沙土分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季节性冻融是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风沙土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冻融作用与水动力条件对风沙土分离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人工冻融和室内放水冲刷实验,对内蒙古东柳沟流域的风沙土分离能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坡度、流量、土壤含水量、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层深度对土壤分离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风沙土分离能力对各因素敏感程度大小为:坡度>流量>冻融循环次数>土壤含水量>土层深度;2)风沙土分离能力与流量和坡度呈正线性相关(R2>0.94),土壤分离能力的临界流量是0.07 L/min,临界坡度是6%;3)土壤含水量、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层深度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性质来间接影响风沙土分离能力:土壤含水量较高较低都会导致土壤分离能力增加,当土壤含水量为6%时,风沙土分离能力最小。土层深度对土壤分离能力的影响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基本一致,中间土层分离能力较小。土壤分离能力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是10次循环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增大了风沙土分离能力,可导致季节性冻融区春季解冻期土壤侵蚀量增加。本研究可为季节性冻融区风沙土侵蚀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肖俊波孙宝洋马建业刘晨光孙艳王敏王敏
- 关键词:冻融作用冻融循环正交试验
-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不同洪水类型侵蚀输沙效应被引量:8
- 2016年
- 不同降雨-径流格局下的土壤侵蚀响应是土壤侵蚀规律研究中的基本关系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岔巴沟的一级支沟蛇家沟为例,分析了不同洪水类型驱动下的小流域侵蚀输沙过程。以蛇家沟水文站1961—1969年记录的45次洪水事件为数据基础,选取洪水历时、次洪水径流深和洪峰流量作为洪水径流过程的特征指标,运用K均值聚类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部洪水事件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A型洪水具有短历时、小径流、低变率和中洪峰的特点,是最为普遍的类型。B型洪水具有中历时、中径流、中变率和小洪峰的特点,发生频率居中。C型洪水具有长历时、大径流、高变率、大洪峰的特点,发生频率最低。洪水历时是决定洪水类型的主要因素。不同洪水类型下的输沙模数、平均含沙量及最大含沙量由大到小依次分别为:C、B、A;C、A、B;C、A、B;但其差异并不显著(P>0.1)。蛇家沟小流域的水沙关系趋于稳定,径流含沙量的变化可用流量的对数函数进行描述。在径流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洪水类型驱动下的输沙模数相对大小(A∶B∶C)为1∶0.93∶1.22。当洪水历时延长1.7倍时,其增沙作用达到极大值,输沙模数最大增幅为22%。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洪水类型划分、全面科学评估径流调控及利用的水土保持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 张乐涛李占斌肖俊波王杉杉
- 关键词:小流域侵蚀产沙径流调控
- 冻融循环对风沙土物理性质及抗冲性的影响试验被引量:14
- 2017年
- 为揭示冻融循环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抗冲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坡耕地风沙土为研究对象,控制冻融循环次数(0~10次)和土壤质量含水量(6%,9%,12%)2个因素,在室内模拟野外冻融循环和径流冲刷过程,定量分析冻融循环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及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0.51%~0.87%,且高含水量土壤增幅比低含水量土壤大;(2)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分别呈缓慢减小和增大趋势,且变化幅度逐渐降低,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达稳定状态后的土壤容重比未冻融土壤小(0.05±0.01)g/cm^3;(3)当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高含水量(12%)的土壤容重比低含水量(6%)小,而孔隙度和土壤抗冲性的降低幅度与之相反;(4)冻融循环次数对风沙土抗冲系数具有显著影响,试验土样抗冲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但是第6次冻融循环后,试验土样的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及抗冲性的变化均逐渐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冻融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肖俊波孙宝洋李占斌张乐涛马波
- 关键词:风沙土冻融作用冻融循环土壤抗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