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
  • 6篇
  • 2篇卤水
  • 2篇冠醚
  • 2篇沉淀法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盐湖卤水
  • 1篇液膜
  • 1篇液膜迁移
  • 1篇生物柴油
  • 1篇树脂
  • 1篇球形
  • 1篇球形树脂
  • 1篇萃取
  • 1篇锂离子
  • 1篇离子
  • 1篇积碳
  • 1篇二苯并
  • 1篇二苯并-14...
  • 1篇复配

机构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梁渠
  • 7篇蔡静
  • 6篇庞莎莎
  • 6篇刘凯
  • 1篇王爱凤
  • 1篇陈发东
  • 1篇赵晓乐

传媒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四川建材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锂镁分离沉淀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2017年
运用新型锂镁分离沉淀剂从高镁锂比卤水中沉淀除镁而解决锂镁分离的难题。以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偶联反应得到对硝基偶氮苯酚,其与氢氧化钠复配构成新型锂镁分离沉淀剂。将该新型锂镁分离沉淀剂作用到模拟卤水中进行锂镁分离,其除镁率达到99.999%,锂损失率低于2%,是很好的锂镁分离新材料。
陈发东梁渠庞莎莎刘凯蔡静
关键词:
改进沉淀法对高镁锂比卤水进行锂镁分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镁分离提锂是一项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采用改进沉淀法进行锂镁分离,来解决我国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工艺难题。配制高镁锂比卤水(ρ(Mg^(2+))=110 g/L,ρ(Li^+)=2.5 g/L,Mg/Li=44),加入氢氧化镁晶种;以氢氧化钠为主沉淀剂,以吐温-80、聚丙烯酰胺为辅助沉淀剂,进行沉淀除镁反应。结果表明,沉淀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易于过滤,锂损失率低于2%。通过对得到的沉淀进行SEM、LPSA表征,其沉淀的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颗粒大而完整的沉淀。
庞莎莎梁渠刘凯蔡静
关键词:
复合沉淀剂用于高镁锂比卤水锂镁分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复合沉淀剂,用沉淀法从高镁锂比卤水沉淀镁而实现锂镁分离。复合沉淀剂由氢氧化钠与辅助沉淀剂(对硝基偶氮苯酚)构成。对硝基偶氮苯酚是以对硝基苯胺与苯酚为主要原料,经重氮化及偶联反应得到,其产率为87%。合成产物经实测红外光谱吸收频率与高斯计算频率对比,其主要官能团吸收频率吻合度极高,用质谱佐证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通过XRD,SEM表征复合沉淀剂得到的沉淀形态,其沉淀的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大的变化,得到颗粒大而完整的沉淀。采用该复合沉淀剂对模拟卤水进行锂镁分离,其除镁率达到99.999%,锂损失率低于2%,得到的沉淀极易过滤。
庞莎莎梁渠蔡静刘凯王爱凤
关键词:
锂离子吸附球形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017年
为实现高镁锂比盐湖卤水的锂镁分离,合成了一种新的锂离子吸附球形树脂。该树脂采用对锂离子有特定螯合作用的二苯并-14-冠-4为功能单元,并与有机磷酸酯形成对锂离子起协同作用的萃取体系,以聚氨酯为树脂骨架,通过悬浮聚合得到锂离子吸附球形树脂。悬浮聚合以二甲基硅油为分散介质、以粒度为300~400目的碳酸钙为稳定剂、n(羟甲基化产物)∶n(有机磷酯)∶n(甲苯二异氰酸酯)=1∶1∶28,以聚醚多元醇为交联剂、锂溶液为模板致孔剂,反应温度为80℃,时间为10 h,搅拌速度为280 r/min,得到粒度范围为55.36~76.33μm的球形树脂。热分析表明,树脂是均质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树脂经索氏抽提8 h的溶损率为1.5%,说明其在水中使用是稳定的。在pH 7、恒温振荡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 h条件下,得到树脂对锂的最大吸附容量为0.609 9 mmol/g,其对锂镁选择性系数β=39;经过5次再生实验,其树脂饱和吸附容量仅下降1.8%,表明树脂可多次使用。
蔡静梁渠赵晓乐庞莎莎刘凯
关键词:冠醚
新型抗积碳剂在复配生物柴油产生积碳的应用
2016年
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机械除杂过后,再利用物理方法在植物油中添加十六烷值和低碳醇使其达到柴油燃烧性能,得到的复配油称之为生物柴油。使用复配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燃烧发现,其产生积碳比较严重。合成一种新型有机抗积碳剂,添加到复配生物柴油中。积碳的测定方法以GB/509—1988方法来测定,结果表明新型抗积碳剂在积碳防治方面具有较优作用,有效降低积碳35.12%。
刘凯蔡静庞莎莎梁渠
关键词:生物柴油积碳
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镁沉淀法的分离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改进的沉淀法进行锂镁分离,解决我国青海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的工艺难题。配制镁锂浓度比为44的模拟卤水(含110 g/L Mg^(2+)、2.5 g/L Li^+),以氢氧化钠为主沉淀剂,以吐温-80、聚丙烯酰胺及晶种为辅助沉淀剂,来改进氢氧化镁沉淀的颗粒大小及其形态,使生成的氢氧化镁易于过滤,锂离子吸附损失减小。取10mL模拟卤水,以50mL(2 mol/L)氢氧化钠、0.5mL吐温-80、0.03 g聚丙烯酰胺、0.03 g晶种构成复合沉淀剂,反应温度为60℃,溶液pH 12~13,则沉淀除镁率达99.9%,锂离子吸附损失率低于2%,过滤速度大大提高。采用SEM、XRD、粒度分布、热分析对氢氧化镁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辅助沉淀剂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变氢氧化镁沉淀的颗粒大小及其形态。
刘凯梁渠庞莎莎蔡静
关键词:盐湖卤水沉淀法
二苯并-14-冠-4超声波合成及其用于锂镁分离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从高镁锂比卤水中提锂,需要解决锂镁分离,本文用二苯并-14-冠-4(DB14C4)来达到此目的。用超声波合成法,在常温、短时反应条件下以42.22%的产率得到DB14C4。对DB14C4采用高斯频率计算与其实测红外光谱比对来确定产物结构。考察了DB14C4及其与有机磷酸酯协同配位萃取对锂镁分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DB14C4对锂离子的萃取率仅为2%,对锂镁混合液中锂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1.20。当DB14C4与有机磷酸酯构成的协同体系【即DB14C4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B2EHPA)】,则对锂离子的萃取率增大到36%,选择性系数增加到6.17。动态液膜迁移实验也证实了协同配位体系能增加其对锂离子的选择性,当DB14C4与B2EHPA摩尔比为2∶1时,动态迁移选择率达到9.7。
赵晓乐梁渠蔡静
关键词:冠醚萃取液膜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