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路瑶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EB病毒BLLF-1基因转染导致小鼠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
- 邓路瑶
- 关键词:淋巴瘤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艾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 贺琼徐赫杜桂书邓路瑶吴利洋徐兰王月丹
- 关键词:HIV艾滋病调节性T细胞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被引量:3
- 2008年
- CD4^+CD25^+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爱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爱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 贺琼徐赫杜桂书邓路瑶吴栗洋徐兰王月丹
- 关键词:HIV爱滋病调节性T细胞
- EB病毒BLLF-1基因转染小鼠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EBV膜蛋白gp350/220的表达对共刺激分子ICOS的影响以及与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繁殖饲养BLLF-1转基因昆明鼠以及正常昆明鼠,观察它们淋巴瘤发病率的差异。取发病的BLLF-1转基因昆明鼠脾脏淋巴细胞,用FITC标记的抗gp350/220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350/220是否在该转基因昆明鼠淋巴细胞内表达及其表达部位。对发病转基因昆明鼠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正常昆明鼠的进行对比分析。用RT-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小鼠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变化。结果:BLLF-1转基因昆明鼠淋巴组织病理性改变与正常昆明鼠有显著差异,免疫荧光检测到该转基因小鼠淋巴细胞表达gp350/220于胞浆和胞膜上,病理学观察发现,发病小鼠淋巴结组织有反应性增生,脾脏淋巴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证明为T细胞淋巴瘤,转基因小鼠脾脏、肺脏及肿瘤中ICOS表达显著升高。结论:BLLF-1基因的表达,与该转基因小鼠发生T细胞淋巴瘤有关,并引起共刺激分子ICOS表达的变化,该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我们进一步研究BLLF-1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 邓路瑶郭长占徐兰贺琼肖雨萌李爽孟佳子王月丹
-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淋巴瘤ICOS
- 禽流感抗原表位在沙门氏菌菌毛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经抗原表位预测和同源性比较,禽流感M1蛋白位于58-66序列的九肽是A型流感病毒中保守并具有很强免疫原性的T细胞表位,鉴于鼠伤寒沙门氏菌LT2的SEF17菌毛基因agfA作为疫苗载体的优势,在其上构建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的沙门氏茵口服活体重组疫苗,以求在人类对抗禽流感过程中发挥作用。方法:利用两步重叠延伸PCR和基因置换,将外源表位插入LT2茵毛,并利用抗生素抗性,温度敏感质粒,及茵毛的刚果红吸附能力筛选菌毛上插有外源抗原表位的重组菌,并通过测序进一步验证外源基因的插入。结果:两步重叠延伸PCR产物AB,CD,AD长度与理论大小530bp,423bp,932bp一致。两次转化PCR鉴定,产物长度与理论大小932bp,634bp一致。刚果红吸附测定,菌毛上插入有外源肽的菌落因吸附刚果红能力减弱呈粉色,对筛选出的KmS型粉色茵落的PCR鉴定,产物长度与理论大小417bp一致,测序结果也显示agfA中外源表位基因的插入。结论:禽流感M1蛋白位于58-66序列的T细胞表位成功插入沙门氏茵SEF17菌毛基因agfA。
- 邓路瑶赵梓名杨春光黄鹤李磊李荷楠王月丹
- 关键词:禽流感疫苗沙门氏菌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