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聪

作品数:1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局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源性
  • 6篇综合征
  • 6篇外源
  • 6篇外源性
  • 6篇窘迫综合征
  • 6篇呼吸窘迫
  • 6篇呼吸窘迫综合...
  • 5篇ARDS
  • 4篇蛋白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肺泡
  • 4篇支气管肺泡灌...
  • 4篇灌洗
  • 4篇肺泡
  • 4篇肺泡灌洗
  • 3篇血管
  • 3篇热休克
  • 3篇热休克蛋白
  • 3篇危重
  • 3篇细胞

机构

  • 9篇沧州医学高等...
  • 6篇青岛大学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8篇宋晓聪
  • 7篇胡丹
  • 7篇曲彦
  • 3篇郇姗姗
  • 3篇刘丽
  • 2篇齐兆鹏
  • 2篇南桂英
  • 2篇关纯
  • 2篇马文华
  • 2篇陈文静
  • 1篇许晓琳
  • 1篇杨芳芳
  • 1篇王雪
  • 1篇陈玲
  • 1篇聂锋锋
  • 1篇杜海燕
  • 1篇刘洪涛
  • 1篇尤雪剑
  • 1篇张艳
  • 1篇赵秀丽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病毒介导HSP70对大鼠缺血低氧脑组织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脑缺血低氧模型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携带全长HSP70基因vAd-HSP70,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注射24、487、2 h后脑组织HSP70mRNA的转录水平。大鼠随机分为缺血低氧组(HI组)、vAd-HSP70静脉注射转染缺血低氧组(vAd-HSP70组,静脉注射转染vAd-HSP70的48 h后予缺血低氧处理)和正常对照组(NC组),各25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2、24、487、2 h及7 d脑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含HSP70重组腺病毒后可检测到HSP70基因的有效表达,且在注射48 h后表达水平最高,与247、2 h比较有显著性(F=18.58,P〈0.05)。缺血低氧后大鼠脑组织中HSP70的水平增高,在缺血低氧后24 h达高峰,并在24~48 h内维持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vAd-HSP70组HSP70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I组,在2、48、72 h差异有显著意义(F=85.36~866.67,q=6.71~88.43,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HI组大鼠脑组织有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vAd-HSP70组大鼠脑组织损伤较轻。结论外源性HSP70可在大鼠脑组织有效表达,并可减轻脑缺血低氧后病理损伤,对大鼠缺血低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郇姗姗宋晓聪胡丹曲彦
关键词: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腺病毒科
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2019年
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一种具有滋养层成纤维细胞的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的培养体系。研究方法:从12.5d的昆明孕鼠胚胎中人工制备滋养层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细胞生物学的特性,将hESCs接种于滋养层成纤维细胞上,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的情况及细胞是否始终保持未分化的状态。结果: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3-4代内增殖活跃,之后逐渐增殖减慢至生长停止,hESCs可在昆明小鼠的胚胎滋养层成纤维细胞上长期稳定迅速地增殖,并始终保持全能性。研究结论: hESCs可在由12.5d昆明孕鼠胚胎制备的滋养层细胞上培养并保持高度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的潜能,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ESCs的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hESCs后续实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崔罗方宋晓聪王亚娜闫萌萌刘丽赵秀丽
关键词:干细胞滋养层细胞
生肌玉红膏对血栓性脉管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生肌玉红膏对血栓性脉管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干预组、生肌玉红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血栓性脉管炎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尾静脉每天1次输注1 mL生理盐水,EPC干预组输注数量为5×105个EPC细胞后创面外敷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膏组创面外敷生肌玉红膏。将EPC细胞培养后观察细胞形态,检测IL-6、IL-8、TNF-α、TGF-β_(1)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D34、CD133,TU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IL-8、TNF-α、TGF-β_(1)水平及平滑肌细胞数高于正常组(P均<0.05),EPC干预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生肌玉红膏组以上指标均高于EPC干预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管组织中CD34、CD133及血管组织中VEGF、bFG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均<0.05),EPC干预组以上指标高于模型组(P均<0.05),生肌玉红膏组以上指标低于EPC干预组(P均<0.05)。正常组大鼠生长良好;模型组大鼠血栓显著,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EPC干预组血栓变化缓解,伴随少量炎性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生肌玉红膏组少量血栓,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略显紊乱。模型组大鼠血管组织中CD34、CD133表达低于正常组(P均<0.05),EPC干预组以上指标高于模型组(P均<0.05),生肌玉红膏组CD34、CD133指标低于EPC干预组(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组织中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PC干预组血管组织中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EPC干预组比较,生肌玉红膏组平滑肌细胞凋亡率较低(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管组织中VEGF、bFG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均<0.05),EPC干预组VEGF、bFGF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生肌�
王亚娜宋晓聪吴静崔罗方刘丽马文华赵秀雷徐林丽南桂英王慧玲
关键词:血栓性脉管炎生肌玉红膏血管平滑肌细胞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分析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对患者腰椎稳定性1的影响,探讨两种术式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影响程度的不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09年7月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25例,对术后病人主观满意度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等进行回顾性随访观察研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FD组相比,MED组术后水平移位及角移位较术前无显著差异,FD组在术后3个月以后的水平移位或角移位较术前增加,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MED术后临床疗效相近,但术后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开放手术明显降低,更具有微创性。
聂锋锋刘洪涛亓麟宋晓聪齐兆鹏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椎板开窗内窥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ICU住院并发生ARDS后经有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6-87岁;随机分为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组(A组:ARDS发生后第三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一次)和一般吸痰治疗组(B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呼吸频率、PaO2/FiO2等情况。比较2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窗、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ICU期间死亡例数。结果:A组在灌洗后体温、呼吸频率及PaO2/FiO2较灌洗前有所改善(P<0.05)。在1周的观察期内,A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ARDS早期病人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提高病人PaO2,改善氧合,准确提供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并有效控制感染,为针对原发病的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宋晓聪胡丹齐兆鹏关纯曲彦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
外源性清蛋白输入对ARDS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胡丹陈文静宋晓聪曲彦
一种糖尿病人专用杯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尿病人专用杯具,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圈,所述固定底圈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顶面和底面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轴承,所述螺纹盖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上表面位于杯体的...
闫萌萌宋晓聪
文献传递
一种便携式糖尿病急诊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糖尿病急诊盒,包括急诊盒本体和内腔,所述急诊盒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内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屉消毒柜,所述抽屉消毒柜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抽屉消毒柜的内壁底端固...
闫萌萌宋晓聪
文献传递
一种活动式储物架以及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活动式储物架以及护理床,包括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置物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护理床连接的转动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可以加装在大多数市面上常见的护理床下,这样便在护理床的下方增加了...
王雪齐丽敏宋晓聪杜海燕吕建敏陈玲
文献传递
改进传代诱导法高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内胚层细胞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诱导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分化为纯度较高的人类内胚层细胞的分化效率,探寻最佳的分化体系。方法用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H9细胞株,第1组采用最新改进的体外传代诱导方法,用IV型胶原酶消化成团的hESCs为单个hESC细胞后,使用含有100 ng/ml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因子活化素A(activin A)的分化诱导液体外诱导hESCs 3 d(改良组);第2组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在未经消化hESCs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因子activin A(传统组)。分化完毕后免疫荧光检测两组细胞中内胚层标志物SOX17和叉头框A2(FOXA2)表达水平。结果改良组的分化细胞具有类似内胚层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之间界限清晰,形态呈现多角形,而传统组的细胞呈团状聚集生长,彼此紧密排列,细胞与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楚,细胞形态没有明显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改良组的细胞中内胚层标志物SOX17和FOXA2的表达率较传统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最新改进的体外传代诱导法,activin A可诱导hESCs分化为高纯度的内胚层细胞,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此种新方法诱导内胚层细胞的效率明显升高。
崔罗方王亚娜宋晓聪闫萌萌马文华许晓琳尤雪剑刘丽张艳安思琪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