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

作品数:99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肿瘤
  • 19篇基因
  • 18篇细胞
  • 13篇细胞癌
  • 13篇膀胱
  • 12篇前列腺
  • 11篇分子
  • 11篇靶向
  • 10篇转录
  • 10篇转录组
  • 10篇组织芯片
  • 10篇基因芯片
  • 10篇标记物
  • 9篇预后
  • 9篇肾细胞
  • 8篇探针
  • 8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肾癌
  • 7篇肾细胞癌

机构

  • 48篇北京大学第一...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7篇北京大学肿瘤...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中心...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和田地区人民...

作者

  • 98篇张宁
  • 41篇杨勇
  • 18篇龚侃
  • 17篇那彦群
  • 15篇赵强
  • 14篇张小东
  • 11篇张鹏
  • 11篇杜鹏
  • 7篇王硕
  • 6篇汤星星
  • 6篇刘佳
  • 5篇果宏峰
  • 4篇武治津
  • 4篇张朝华
  • 4篇吴鹏杰
  • 3篇周利群
  • 3篇王学美
  • 3篇善辉
  • 3篇邢念增
  • 3篇黎巍威

传媒

  • 16篇中华泌尿外科...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英国医学杂志...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病案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3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器官在癌症研究、药物筛选与精准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癌症是世界性的医疗健康挑战。在中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仅有40.5%,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并造成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1]。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部分患者带来一线生机,然而,肿瘤的精准诊疗受限于明确的药敏标记物[2]。长期以来,肿瘤的药物筛选常依赖于传统的二维培养及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细胞系作为癌症研究中最早及最为普遍应用的模型。
张宁杨慧王鹏
关键词:药物筛选
靶向Nectin-4的双环肽核素配体与探针
本发明属于核医学领域,涉及一种靶向Nectin‑4的双环肽核素配体与探针。所述配体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X为Lys或Arg;R为式II、式III、式IV或式V所示基团。本发明的探针具有较高的肿瘤摄取以及较高的肿瘤与肌肉...
杨兴段小江朱华张宁杨志张建华张卓晨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张鹏徐凌武治津张朝华杨勇张宁张小东
一种EphA2靶向的核医学小分子显像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核医学领域,涉及一种EphA2靶向的核医学小分子显像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显像试剂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式I化合物。本发明的小分子显像试剂具有良好的显像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Image file="DDA...
杨兴杨敏福甘倩倩张宁张锦明崔凯
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希佩尔林道基因突变与缺氧诱导因子1α、2α的测定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 (CCRCC)组织中希佩尔 林道 (VHL)基因突变、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和HIF- 2α的表达及其关系,对肿瘤分期、分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 77例散发性CCRCC患者癌组织中VHL基因突变、HIF- 1α和HIF- 2α的表达。其中T1 期 55例(71% ),T2 期 7例 (9% ),T3 期 14例 (18% ),T4 期1例(1% );病理分级,G1 15例(19% ),G2 56例(73% ),G3 6例(8% )。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无VHL基因突变。散发性CCRCC中VHL基因突变率为 52% ( 40 /77 ),HIF 2α阳性率 81% ( 62 /77 ),高于HIF 1α阳性率 66% (51 /77) (χ2 =23 310, P<0 01);VHL基因突变者中HIF 1α和HIF 2α的阳性率(98%和 93% )均高于无突变者的阳性率 ( 32% 和 68%,χ2 值分别为 36 .386, 7 617,P均 <0 01 );HIF 1α和HIF 2α的表达均与VHL基因突变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 4 481, 2. 027,P均 <0 01);未发现VHL基因突变、HIF 1α和HIF 2α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有关 (P均 >0. 05 )。结论 在散发性CCRCC患者中VHL基因突变较广泛,在突变组织中HIF -1α和 2α高表达,但VHL基因突变、HIF- 1α和 2α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分期不相关。
龚侃张宁那熙吴关杨新宇辛殿祺那彦群
关键词:基因突变缺氧诱导因子1Α
索拉非尼耐药分子标记物及其相关试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拉非尼耐药分子标记物及其相关试剂应用。所述索拉非尼耐药标记物为CTNNB1或者是与CTNNB1相关联的一组标记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与CTNNB1相关联的一组标记物为PIK3CA、HNRNPUL2‑BSC...
张宁杨慧程景辉吴健民庄昊
间质性膀胱炎发生前后膀胱组织组胺受体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间质性膀胱炎发生前后膀胱组织中4种组胺受体(H1R、H2R、H3R和H4R)表达的变化. 方法体质量250~300 g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硫酸鱼精蛋白加氯化钾经尿道膀胱灌注建立间质性膀胱炎动物模型,2个月后处死,对照组直接处死.切取2组大鼠膀胱组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利用IPP 4.5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各组组胺受体平均吸光度(-A)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4种组胺受体主要表达于膀胱黏膜层,实验组H1R的(-A)值为0.054±0.031、H2R为0.032±0.021、H3R为0.047±0.033、H4R为0.149±0.191,对照组分别为0.017±0.011、0.018±0.015、0.014±0.011、0.060±0.039.实验组H1R、H2R和H3R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4R的(-A) 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1R、H2R和H3R在间质性膀胱炎大鼠膀胱黏膜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生相关,H3R可能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新靶点.
善辉张宁刘科吴栗洋杨勇
关键词:膀胱炎间质性膀胱受体组胺SPRAGUE-DAWLEY
不同剂量阿呋唑嗪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呋唑嗪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B组每天加用2.5 mg阿呋唑嗪,C组每天加用5 mg阿呋唑嗪,D组每天加用7.5 mg阿呋唑嗪,观察对比4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哌替啶使用剂量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加用阿呋唑嗪的患者排石率提高.肾绞痛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排石率和肾绞痛发生率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用阿呋唑嗪的患者排石时间缩短.哌替啶使用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排石时间和哌替啶使用剂量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排石时间和哌替啶使用剂量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呋唑嗪可以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每天使用5 mg或7.5 mg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高效。
张勇王勇张鹏张宁张小东杨勇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阿呋唑嗪药物治疗
雄激素受体剪接突变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2012年中国男性新发前列腺癌5.7万例,粗发病率为8.14/10万,世标率为5.90/10万,居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第7位。由于我国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并未普及,很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全身转移。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针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靶点的药物(如比卡鲁胺、戈舍瑞林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治疗的有效期一般只能维持12~24个月,很快就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阶段。
王硕杜鹏安超汤星星赵强张宁杨勇
关键词:转移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抵抗性去势RECEPTORPROSTATE
阴囊Paget病的治疗和预后(附23例报告)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手术治疗和预后的特点。患者平均年龄62.4(49~72)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平均为67、6(12~132)个月。A1期9例,A2期12例,B期1例,D期1例。首诊误诊率91.3%(21/23)。手术治疗20例,放疗2例,化疗1例。结果:失访1例,随访22例,平均随访时间119(7~233)个月。第1次治疗后,因肿瘤死亡1例,非肿瘤死亡3例。复发4例,复发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单独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12例无瘤生存。复发或转移患者均接受第2次手术治疗,非肿瘤死亡1例,5例无瘤生存。结论:阴囊Paget病在治疗上应以彻底切除病灶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前或术中确定病灶的范围十分重要。肿瘤侵及真皮时易发生转移,切缘阳性是术后局部复发的关键因素。本病高龄患者居多,进展缓慢,早期治疗预后尚佳,一旦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
张宁龚侃杨勇那彦群
关键词:阴囊肿瘤PAGET病预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