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27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孔隙
  • 4篇孔隙结构
  • 3篇盆地
  • 2篇压汞法
  • 2篇盐岩
  • 2篇页岩
  • 2篇溶蚀
  • 2篇溶蚀作用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气体吸附法
  • 2篇温度
  • 2篇飞仙关组
  • 1篇蛋白石
  • 1篇等温吸附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10篇中国石化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13篇陈红宇
  • 8篇范明
  • 4篇刘伟新
  • 3篇俞凌杰
  • 3篇徐二社
  • 3篇杨琦
  • 3篇鲍云杰
  • 2篇承秋泉
  • 2篇李志明
  • 2篇蒋小琼
  • 2篇张建勇
  • 2篇陈伟钧
  • 2篇王强
  • 1篇仰云峰
  • 1篇蒋启贵
  • 1篇张文涛
  • 1篇王强
  • 1篇叶庆
  • 1篇付小东
  • 1篇张隽

传媒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球化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分析仪器
  • 1篇石油仪器
  • 1篇第四届全国石...
  • 1篇第十届全国有...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光气田长兴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普光气田区长兴组白云岩的矿物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由普光8井至普光5井至普光6井,长兴组白云岩白云石颗粒的结晶程度和有序度总体上逐渐变高,其Fe、Mn、Al、K、Na、Sr含量及Mg2+/Ca2+比值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而氧同位素值逐渐降低,碳同位素值略增高,两者具负相关关系,这反映出白云石化作用与混合水无关;普光6井结晶白云岩87Sr/86Sr比值高于晚二叠世末古海水,说明白云石化流体并非长兴期古海水。研究认为长兴组泥-微晶白云岩由长兴期蒸发浓缩形成的高镁卤水交代灰泥丘而形成,属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成因,为非-差储层;结晶白云岩及碎裂化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应来自二叠纪高盐度海源地层水,属埋藏成因,可为优质储层。
李志明徐二社范明杨琦余晓露鲍云杰陈红宇
关键词: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长兴组普光气田
蛋白石硅质页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为研究硅质页岩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选取松辽盆地嫩江组低演化蛋白石硅质页岩和渝东南高演化五峰—龙马溪组样品,在X射线衍射分析基础上,采用氮气等温吸附技术,开展了成岩作用过程中蛋白石硅质页岩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演化的蛋白石硅质页岩比表面积和孔容均远高于较高演化的蛋白石硅质页岩,低演化页岩2 nm以上孔隙主要集中在2~3 nm区间,其次分布在20~30 nm区间,2 nm以下孔隙主要集中在0.6~0.8 nm区间,总孔容主要由10~30 nm区间孔隙贡献;高演化页岩2 nm以上孔隙主要集中在2~3 nm区间,2 nm以下孔隙主要集中在0.6~1 nm区间,总孔容主要由2~30 nm区间孔隙贡献。将五峰—龙马溪组硅质页岩与其相比,发现纳米孔隙在成岩过程中大幅丧失,孔容缩小至原始的1/3~1/10。五峰—龙马溪组硅质页岩中2~30 nm区间的孔隙对孔容的贡献最大,30~200 nm范围内孔隙有微小贡献,2 nm以下的孔隙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几乎消失殆尽,显示出成岩作用对不同孔径孔隙的改造程度存在差异性。
陈红宇卢龙飞刘伟新申宝剑俞凌杰仰云峰
关键词:孔隙结构成岩作用蛋白石储集层特征
气体法孔隙率仪孔隙率的计算方法
本文从气体法孔隙率测定的原理出发,指出了目前标准方法(DZS2001.37-94)中气体法孔隙率测定计算中的缺陷,并用新的曲线拟合法代替了原来的方法,使测定精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承秋泉范明陈红宇
关键词: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条件下CO_2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被引量:63
2007年
普遍认为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CO2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从常温至200℃,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由弱变强再变弱,在60—90℃区间内溶蚀能力最强。白云岩不管在低温还在高温环境下,总比灰岩更难溶蚀,过渡类型的岩类介于二者之间,当温度大于150℃后,CO2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灰岩与白云岩的溶蚀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暗示碳酸盐岩在早成岩晚期一中成岩早期,CO2水溶液对灰岩的溶蚀作用有重要影响,而对白云岩的溶蚀作用影响较小,白云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可能与碳酸盐岩中钙质的流失或白云岩化作用有关。
范明蒋小琼刘伟新张建勇陈红宇
关键词: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四川盆地飞仙关组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一段湖相富有机质烃源岩岩石学与孔隙结构特征:以罗63井和义21井取心段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罗63井和义21井沙一段取心段为例,依据研究样品的热解、全岩与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有机岩石学、孔隙度、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以及微孔隙结构等分析结果,开展了沙一段湖相富有机质烃源岩岩石学与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罗63井和义21井沙一段取心段富有机质烃源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石英组成,另含少量长石、黄铁矿和石膏,其中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伊利石组成,由取心段顶部至底部,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明显增高,而黏土矿物和石英则显著降低,呈现由钙质或灰质泥岩至演变为泥质灰岩的特征,岩石构造类型包括层状、纹层状和块状3类;罗63井和义21井沙一段取心段富有机质烃源岩平均孔隙度分别为2.09%和4.43%,具纹层状构造的烃源岩具有相对高的孔隙度;主要发育矿物基质孔隙(即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和裂缝型孔隙两大类,而有机质孔隙不发育,孔隙半径从十几微米至几纳米的孔隙均有分布,以发育孔径50nm以上的宏孔为主。
李志明张隽张隽曹婷婷鲍云杰芮晓庆曹婷婷杨琦徐二社
关键词:孔隙结构沙一段
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被引量:65
2009年
普遍认为CO2、有机酸及H2S是碳酸盐岩储层溶蚀作用的酸性流体。CO2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则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有机酸和H2S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从常温升高至200℃,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由弱变强再变弱,在90℃左右溶蚀能力最强。而H2S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则明显不同,60℃时基本达到最大溶蚀率,温度继续升高后,溶蚀能力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略有增加,150℃后突然降低。由于H2S主要是硫酸盐高温热还原产物(TSR),因而在碳酸盐岩成岩早期阶段,溶蚀作用的流体可能主要是有机酸和CO2,而在深埋阶段,H2S水溶液则可能是溶蚀作用的主要流体。
范明胡凯蒋小琼刘伟新张建勇陈红宇
关键词:碳酸盐岩溶蚀作用飞仙关组H2S四川盆地
一种新型的成岩模拟实验装置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成岩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实验装置 ,最高实验温度 2 50℃ ,最高工作压力 50MPa ,空气往复泵流量 30ml/min~ 50ml/min,能在温度不平衡及存在强迫对流的环境中 ,观察和分析测定岩样中各种矿物的迁移效率 ,以及温度、有机酸、CO2 等因素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应用效果表明 ,该装置具有密封、高压、高温和热对流循环系统的性能 ,在实验室中可通过微观的模拟实验方法 ,为研究庞大的地质体系中热对流成岩机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叶庆陈红宇承秋泉
关键词:温度热循环迁移
一种泥页岩脆裂性质表征方法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泥页岩脆裂性质的表征方法——脆裂指数法,介绍了脆裂指数的测定流程和步骤。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样品的大小、外形无特殊要求,对于泥页岩样品测试具有普遍意义。实验数据表明,泥页岩脆裂指数与孔隙度、比表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从测定流程、方法、实验数据以及文献分析来看,泥页岩脆裂指数具有表征孔隙发育程度及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微孔隙、微裂隙的潜在应用价值。初步探讨了脆裂指数在表征泥页岩内部结构性质以及气体解吸行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鲍云杰杨振恒杨琦陈红宇付小东王杰
关键词:比表面积解吸泥页岩页岩气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被引量:68
2003年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杨琦陈红宇
关键词:残留盆地盆地分析
盖层全孔隙结构测定方法被引量:14
2006年
目前测定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有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等,但压汞法测不到岩石中最小的孔隙,气体吸附法测不到岩石中较大的孔隙,测定结果均不能得到完整的岩石全孔隙结构。将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2种测定结果换算相衔接可得到完整的盖层全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图及其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全驱岩样饱和水模拟实验即可直接测定岩样突破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泥岩、灰岩、白云岩、粉砂质泥岩等的突破饱和度在19%~37%之间,平均26%,而细砂岩、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等的突破饱和度在41%~49%,平均44%。根据岩样的岩性,结合其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孔径分布图选择合适的饱和度值,该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可以近似地看作该岩样在地层条件下的突破压力。
承秋泉陈红宇范明王强陈伟钧
关键词:孔径分布压汞法气体吸附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