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构建
  • 1篇多态
  • 1篇育种
  • 1篇现代育种
  • 1篇基因
  • 1篇肌内脂肪
  • 1篇肌内脂肪含量
  • 1篇PCR-RF...
  • 1篇H-FABP...
  • 1篇H-FABP...

机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晓研
  • 1篇姜延志
  • 1篇李学伟
  • 1篇李芳琼
  • 1篇张霞
  • 1篇苗义良

传媒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现代育种和动物模型构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能够对目标基因序列进行编辑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人工核酸酶实现对基因组上特定DNA片段的删除、插入或修饰。猪是我国优质的肉用型家畜,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的需求也由过去的膘肥体重转变为能提供更优质的肉品,这就要求对猪的瘦肉率、肉质等主要经济性状方面进行育种改良,从而优化猪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此外,由于猪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可以用于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基因编辑将在以上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猪在现代育种和疾病动物模型构建的时间,使猪在农业发展和生物医学研究中拥有更大的潜力。该文主要综述传统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在猪育种和动物模型构建中所采用的方法,并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猪的育种和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张霞刘晓研苗义良
关键词:育种动物模型
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旨在研究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利用PCR-RFLP(HinfⅠ、MspⅠ、HaeⅢ、Hinf*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中国地方猪种雅南猪、大河猪,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以及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共148头猪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H-FABP基因在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中对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在HinfⅠ和MspⅠ位点上,所有4个猪群都存在多态;在HaeⅢ位点上,除雅南猪只出现单态外,其余3个猪群都出现多态;在Hinf*Ⅰ位点上,除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出现多态外,其余3个猪群只表现单态。(2)4个位点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最小二乘均值关系即Hh>HH,bb>Bb>BB,Aa>AA,DD>Dd>dd。结合H-FABP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可在特定的群体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
姜延志刘晓研李芳琼李学伟
关键词:PCR-RFLPS肌内脂肪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