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天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易激综合征
  • 7篇中药
  • 7篇综合征
  • 7篇肠易激
  • 7篇肠易激综合征
  • 6篇便秘
  • 6篇便秘型
  • 6篇便秘型肠易激...
  • 4篇药组
  • 4篇中药组
  • 4篇中药组合物
  • 4篇降浊
  • 4篇降浊方
  • 3篇肠组织
  • 2篇豆蔻
  • 2篇行血
  • 2篇粘膜
  • 2篇粘液
  • 2篇人体正气
  • 2篇停药

机构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省中医院
  • 5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18篇王小天
  • 8篇杜姚
  • 8篇郭子敬
  • 8篇杨倩
  • 7篇邱贝
  • 7篇张云凤
  • 7篇李博林
  • 4篇赵丹阳
  • 2篇杨静
  • 2篇徐伟超
  • 2篇许亚培
  • 2篇龙润
  • 2篇杨柳
  • 1篇杨金国
  • 1篇刘建平
  • 1篇李鹏
  • 1篇赵宝玉
  • 1篇张一昕
  • 1篇吴春晓
  • 1篇孙士江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河北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2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中药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2组疗程均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Geboes指数、结肠镜下黏膜表现、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统计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糜烂、溃疡改善不明显(P>0.05),充血水肿、颗粒样变等肠镜表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64%,对照组为23.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病理损伤,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和凝血因子FIB水平有关。
杨倩郭彤郭榆西赵丹阳孙士江赵宝玉王小天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化浊解毒
一种治疗胃脘痛和失眠的足浴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和失眠的足浴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苍术、清半夏、牡蛎、龙骨、磁石、鸡血藤、川芎、石菖蒲、神曲、夜交藤、合欢皮、佩兰、木瓜、艾叶、珍珠母、...
李博林王小天杜朋丽邱贝杜姚郭子敬张云凤
文献传递
麻枳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组织中5-HT ICC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冰水灌胃法建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大鼠模型,对IBS-C大鼠采用中药麻枳降浊方进行治疗,观察该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5-HT、ICC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和中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沙比利、复方芦荟胶囊、麻枳降浊方,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持续14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中5-HT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c-kit抗体标记ICC的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干预性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明显好转,肠道各组织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CC的IOD及阳性面积有所升高(P<0.05)。结论:麻枳降浊方可能通过改善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降低肠道各组织中5-HT的表达、提高ICC的IOD及阳性面积,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达到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杨倩王小天杜姚郭子敬邱贝张云凤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HTICC
麻枳降浊方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组织中5-HT、MC、ICC的实验研究
杨倩黑雪琴刘建平邱贝王小天杜姚郭子敬张云凤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于中医"便秘"、"腹痛""郁证"等范畴。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研制药物和制定客观观察指标,...
关键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基础理论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特征,持续存在或间接发作,但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指标。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也无法用单一的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各种复杂的临床症状,随着IBS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临床对IBS的药物研究也尝试新的探索。该文以杨云生提出的IBS的三线治疗策略中的药物治疗为线索,总结近十年药物治疗IBS-C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临床IBS-C的治疗提供依据及支持。
杨倩王小天杜姚郭子敬邱贝李鹏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
肝细胞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关键基因与治疗中药的生信分析及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索肝细胞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C-PBMC)的关键基因和潜在的治疗中药,并通过系统评价进一步确认该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关于HCC-PBMC的芯片GSE58208和GSE36076。通过RStudio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DAVID在线功能注释工具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对HCCPBMC差异基因进行可视化,同时,利用CytoHubba插件计算出HCC-PBMC的关键基因。通过将关键基因与医学信息检索平台相互映射,筛选出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潜在中药并纳入下一步的系统评价。结果:共得出203个DEGs(上调基因194个,下调基因9个)。经DAVID分析,可知这些DEGs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包括DNA模板转录调控、核糖核酸磷酸二酯键水解,核内裂解、核分裂的正调控、骨骼肌纤维发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激活、范可尼贫血途径、代谢途径。通过Cytoscape软件计算出HCC-PBMC的关键基因,分别是GTP酶IMAP家族成员1(GIMAP1),GTP酶IMAP家族成员4(GIMAP4),GTP酶IMAP家族成员6(GIMAP6),GTP酶IMAP家族成员7(GIMAP7),GTP酶IMAP家族成员8(GIMAP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CX3CR1),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2(CCR2),Toll样受体7(TLR7),表皮生长因子(EGF)。经Coremine Medical分析得出人参、姜黄、积雪草、白花蛇舌草与关键基因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人参具有补益肺脾、增强气力功效,与HCC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相符合,故将以人参为君药的四君子汤纳入系统评价。经过评价得出人参在提高临床总体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CD4+,CD4+/CD8+水平,降低患者血清CD8+,总胆红素(TBIL)水平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1),且安全性高。结论:本研究基于基因层面展开分析,�
高云霄杨柳李泽王杰贾雪梅郭榆西李博林王小天
关键词:关键基因中药
“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血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研究--附48例临床资料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96例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入组后择期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1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健脾化浊方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中医证候疗效,记录术后息肉复发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腹部疼痛、脘腹胀闷、大便稀溏、便秘、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肢体困重)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息肉复发率分别为16.67%、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47.92%(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浊方可明显改善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息肉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许亚培龙润杨金国杨静吕文侠王小天杨铸锋
关键词:肠息肉手术后期间炎症因子胃肠功能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连-茵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探讨“黄连-茵陈”药对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获得“黄连-茵陈”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分子结构,建立数据集,再通过GeneCard、CTD、TTD数据库筛选CAG疾病靶点,与“黄连-茵陈”药对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聚类分析获取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k Tool、Pymol软件将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获得“黄连-茵陈”药对活性化合物26种,筛选后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86个,CAG靶点639个,“黄连-茵陈”活性化合物成分与CAG交集靶点38个,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等,高于平均Degree值的靶点蛋白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Ju-Nana原癌基因(JUN)等。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98个,包括核糖核酸(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等;细胞组分(CC)21个,包括细胞外空间、胞外区、细胞表面等;分子功能(MF)18个,包括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通路54条,涉及癌症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靶蛋白之间结合良好,可以形成稳定结构。结论“黄连-茵陈”药对中多种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抑制CAG向胃癌进展,甚至逆转萎缩。
李泽杨柳高云霄胡婧楠张彤王小天王小天
关键词:胃炎慢性萎缩性中药药理学黄连茵陈
一种配合灸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合灸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藿香、乳香、丁香、没药、肉桂、桂枝、干姜、豆蔻、木瓜、独活、当归、白芷和伸筋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
李博林王小天赵丹阳杜朋丽才艳茹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白头翁、秦皮、垂盆草、败酱草、黄连、丹参、当归、木香、白芍、白及、地榆、青黛和儿茶。该中药灌肠组合物的止...
李博林杜朋丽王小天才艳茹赵丹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