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35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水利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黄河
  • 9篇黄河内蒙古段
  • 8篇河冰
  • 6篇泥沙
  • 5篇弯道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冻融
  • 3篇遥感
  • 3篇水力
  • 3篇取水口
  • 3篇干渠
  • 3篇冰封期
  • 2篇堤岸
  • 2篇动力学
  • 2篇冻融循环
  • 2篇悬移质
  • 2篇遥感数据
  • 2篇引黄
  • 2篇引黄灌区

机构

  • 35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内蒙古大学
  • 3篇黄河万家寨水...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三亚学院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包头市水文勘...
  • 1篇包头市水库管...

作者

  • 35篇李超
  • 11篇李畅游
  • 10篇冀鸿兰
  • 6篇史小红
  • 4篇牟献友
  • 3篇裴国霞
  • 2篇马太玲
  • 2篇张生
  • 2篇李仙岳
  • 2篇杨红
  • 2篇赵胜男
  • 2篇李红芳
  • 2篇赵琳琳
  • 1篇张宝森
  • 1篇李金山
  • 1篇熊运阜
  • 1篇赵振亚
  • 1篇李国佳
  • 1篇刘霞
  • 1篇张岩

传媒

  • 4篇人民黄河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水利学报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3篇泥沙研究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北方经济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内蒙古段)水沙运动过程特征及演变趋势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受上游水库、河道控导工程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黄河(内蒙古段)呈现水沙异源、水少沙多的特性,导致河道萎缩和泥沙淤积严重,河道形态演变剧烈,严重威胁夏汛及凌汛行洪安全,也对河道及两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选取黄河(内蒙古段)干流入境石嘴山水文站和出境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过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频谱分析法、R/S极差分析法和Markov链分析法系统研究2009-2016年两站逐月水沙运动变化的时序、运动状态和演变特征,讨论影响水沙运动变化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石嘴山站和头道拐站输沙量的变化周期均为1年,而径流的变化周期分别为1年和6个月;石嘴山和头道拐站径流Hurst指数值分别为0.576和0.515,输沙量Hurst指数分别为0.519和0.249;黄河(内蒙古段)丰水低沙和枯水高沙概率之和约为50%;水沙运动演化过程中,丰水高沙与枯水低沙极限概率之和大于0.8。受期间特殊的来水来沙过程、水文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内蒙古段)水沙运动时序特征呈现非同步性和不协调性,未来水沙运动过程趋势逐渐向协调演变。
李超全栋张岩史小红郭子扬
关键词:水沙运动MARKOV模型
黄河干流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1年
为明确黄河干流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运动过程、变化趋势及运动状态特征,以2006—2018年黄河干流头道拐水文站水沙数据为基础,基于累积距平法、R/S极差分析法、河道来沙系数与不协调度等研究方法,对头道拐水文站水沙运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头道拐水文站年际间径流与输沙量和年内月均径流与输沙量变化趋势均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但两者的季节性差异特征显著,且输沙量的显著性较径流更突出;冬季径流与输沙量变化趋势同步性相比其他季节较差,季节性的极差Hurst指数揭示了冬季输沙量变化趋势的反持续性和水沙不协调性易引起河道的冲淤演变;以来沙系数为水沙状态的划分依据,春季、夏季和秋季水沙特征多呈现水少沙多的状态,而冬季水沙状态则为水多沙少,水沙协调状态会出现在春季个别年份;季节性水沙不协调度总体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特征,特殊的来水来沙过程、水文气候特征及人类活动变化是造成水沙不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
赵水霞王文君全栋李超吴英杰全强孙泽辉
关键词:黄河水沙运动影响因素
基于GIS的黄河内蒙古段冰下河床三维可视化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揭示冰封期黄河河床的演变过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黄河内蒙古段冰下河床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根据野外测量结果进行了河道地形剖析,绘制了河床地形等值线图、矢量地形图及弯道典型断面;在可视化过程中,绘制了冰封期和畅流期河床的三维表面图及地貌晕渲图,并对冰封期和畅流期河床冲淤变迁做了定量计算,对冰盖流和明渠流两种条件下的河床空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GIS技术可以实现河床表面的三维建模和不同时期河床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及时反映出河道变迁过程,准确计算河床冲淤量,阐释冰封期泥沙与水流运动相互作用的机理。
王祚李畅游冀鸿兰李超
关键词:冰封期黄河内蒙古段
乌梁素海湖泊冰生长过程的现场观测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湖泊结冰过程中特有的水文特性对冰封期水环境的影响,以乌梁素海湖泊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冰生长过程中气温、冰温和水温进行在线观测,以分析冰温和水温对气温的响应关系。用冰钻钻取冰厚依次为9.5、21.0、31.0、41.0、59.0 cm时的冰柱样品,对其表观密度进行测定,并从冰的透明度、冰晶体类型、气泡数量和冰柱底面纹理四方面分析每段冰柱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冰温和气温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冰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冰下水的温度不受气温的影响,稳定在-0.25^-0.50℃;湖冰生长期冰的表观密度为895.2~903.3 kg/m3,冰柱下层的表观密度小于上层的,这与冰生长速率和气泡的数量及体积有关;湖冰生长过程中不同深度冰柱的透明度、晶体类型、气泡含量和底面纹理有较大差异。
张岩李畅游裴国霞史小红李超
关键词:温度乌梁素海
基于3S技术的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演变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揭示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形态大尺度、长序列的演变规律,选取典型河段蒲圪卜—岔河口为研究对象,以1995—2013年4期(1995年、1999年、2006年和2013年)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3S技术,结合RTK实测数据,对不同年份129个测量断面的河道平面摆动及河槽宽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S技术解译的河道形态与实测河道形态吻合较好,1995—2013年研究区河槽宽度在波动中呈萎缩趋势,2013年与1995年相比主河槽宽度平均萎缩了32.24 m,变化率为-9%;弯道处多次出现裁弯取直,河床地质条件、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及河道形态是影响河道演变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基岩河床,砂质河床的河槽宽度变化率较大,变化幅度为-12%^-33%;昭君坟断面较明显的河槽萎缩是受南岸库布其沙漠及上游"十大孔兑"入黄沙量增加的影响。
赵水霞李畅游李超史小红孙标赵胜男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演变遥感数据
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悬移质泥沙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对总干渠各断面不同灌水周期和流量下悬移质泥沙进行采样,分析了总干渠悬移质泥沙量沿程变化及颗粒级配,计算了不同粒径泥沙的沉速和起动流速。结果表明,总干渠的悬移质泥沙80%以上为粒径小于0.062mm的冲泻质,除第一灌水周期初始开泵外,悬移质泥沙量沿程基本保持不变,且在大流量下略有增加,含沙量大小与流量相关,悬移质泥沙计算起动流速小于实测流速。因此,悬移质泥沙在正常灌水情况下会被水流输移到下游,在总干渠不发生沉积;而防治大颗粒的推移质泥沙在渠道淤积才是解决总干渠泥沙问题的关键所在。
李超于健李伟帅高兰仲崔瑞军
关键词:泥沙淤积悬移质起动流速推移质
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泥沙特性及冲淤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引黄灌区渠首泥沙淤积影响灌区正常运行,而灌区特有的来水来沙特性又影响着渠道的冲淤变化。以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年不同灌水期含沙量沿程和垂线分布、泥沙颗粒级配等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张红武泥沙沉速公式及起动流速计算方法,分析了总干渠泥沙沉速及起动流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沙中73.7%以上为冲泻质,沉速均小于0.002 m/s,春灌期含沙量在渠首段明显降低,导致泵站出水口至伊泰桥段淤积严重;春灌和秋灌中粗颗粒泥沙含量高,导致含沙量垂向分布较夏灌一水、二水明显变化大;受水温及粒径影响,春灌期泥沙起动流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陈立东李超李伟帅石宇佳
关键词:含沙量颗粒级配起动流速
黄河上游镫口扬水灌区渠道输沙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黄河上游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引黄渠道泥沙的输移、沉降与悬移特性,分析了含沙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干渠挟沙力和水流速度、悬移流速及起动流速三者间的关系对含沙量及渠道的冲淤状态有显著影响;含沙量的变化规律具有沿程减小、沿程增大、变化平缓和起伏较大4种状态;含沙量S与各因子相关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流速U、沉速ω、床沙中值粒径D50床、水深h和悬移质中值粒径D50悬,S与U、ω、D50悬均成幂函数关系,与h成线性函数关系,与D50床成指数函数关系。
赵琳琳赵琳琳马太玲李超
关键词:黄河上游
黄河内蒙古段弯道河冰过程与卡冰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黄河内蒙古段弯道因其特殊的热力、动力和河道形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流凌期极易形成卡冰结坝的现象,造成冰凌灾害。在黄河内蒙古段2013年度冬季流凌至封河期间冰情观测的基础上,对三湖河口弯道处冰凌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弯道处在河道形态影响下的冰凌动力条件和封河特征,模拟了三湖河口弯道岸冰形成区域、形成过程和可能形成冰塞冰坝的位置。结果显示,受弯曲河道地形的影响,流凌在弯道内摆动轨迹复杂,流凌期首先在凸岸处会有大片岸冰生成,随之,在凸岸顶端下游束窄的断面处封河,此断面也成为可能最易形成冰坝的河道位置。
李红芳张生李超冀鸿兰
关键词:弯曲河道黄河内蒙古段
U形渠道直壁式量水槽水力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优化U形渠道直型式量水槽水力计算,由U形渠道直壁式量水槽模型试验得出的水力特性基础上,对量水槽的部分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水位与流量的关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自由水面线的计算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流速分布规律揭示的水流特性与实际状况相符,所选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量水槽的三维水流特性,该数值模拟方法可靠,为量水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牟献友李超李国佳李金山
关键词:水力特性FLUENT数值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