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海涛

作品数:45 被引量:33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9篇法律
  • 7篇思想萌芽
  • 6篇司法
  • 5篇教育法
  • 4篇判牍
  • 4篇清代
  • 4篇未成年
  • 4篇宪法
  • 4篇宪法思想
  • 4篇法治
  • 3篇诸子
  • 3篇未成年人
  • 3篇先秦诸子
  • 3篇民本
  • 3篇民主
  • 3篇基层司法
  • 3篇惩戒
  • 2篇行政
  • 2篇学者

机构

  • 2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华东政法大学
  • 8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兰州师范高等...
  • 1篇金华市中级人...
  • 1篇山东大学(威...

作者

  • 42篇任海涛
  • 2篇贾登勋
  • 2篇王新霞
  • 1篇闻志强
  • 1篇王新霞
  • 1篇汪振江
  • 1篇刘扬
  • 1篇宋学勤
  • 1篇张思远

传媒

  • 6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东方法学
  • 3篇中国教育法制...
  • 2篇新华月报
  • 2篇法学杂志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前沿
  • 2篇学术探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求索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人民检察
  • 1篇中国证券期货
  • 1篇兰州商学院学...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2020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青少年法治教育进入到新的阶段。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通过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两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法治教育具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任海涛
关键词:法治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
论学校保护:义务来源、发展脉络与体系化需求
2022年
我国中小学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呈现出公私法属性并存的混合样态,学校保护义务也因此呈现出多样的渊源。我国学校保护立法经过了从开端、奠基,再到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目前表现出精细化立法的发展趋势。应尽快完成学校保护立法的体系化,提升学校保护立法体系的外部体系规范性与内部价值融贯性。
刘扬任海涛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中国民法的创生被引量:1
2005年
现代意义上之中国民法的产生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从世界史和中国史的角度看皆是如此。但是,20世纪之中国,前五十年战乱频盈,次三十年政治运动迭起。欲透过这杂乱纷呈的时空看清中国民法的创生过程,确非易事。本文即是用心于此,欲从形式词源到实质内容厘清中国民法在近代中国生发长成的大略历程。
任海涛
关键词:中国民法创生商品经济私法自治近代化
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被引量:34
2019年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校园欺凌这一问题最终仍需通过法治的手段予以解决。学术界目前关于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建议成果颇丰,但仍然存在概念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教育部等11部门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在明确校园欺凌定义的基础上,勾勒出应对校园欺凌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框架。全面解决校园欺凌这一难题,需要对《方案》等既有政策进行深入细化,并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及适度改革现有法律框架,从而确立多层次立法模式、建构职责分明的政府运作机制、制定细致的学校防治方针以及注入社会力量,形成防治校园欺凌的综合性法治体系。
任海涛
关键词:法治体系协同治理
中国古代“礼情司法”模式及启示——以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为材料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研究发现,清代基层司法官员不是依据法律、判例判决案件,而是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这种"礼情司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与传统文化、司法体制、社会结构、法官知识结构、民众素质有密切联系,这五大因素决定了当时的司法不可能过多引用律文法条判案。"礼情司法"模式有利于化解矛盾、实现国家解决纠纷的目标。
任海涛
关键词:传统文化
自然资源价值构成新论被引量:6
2009年
依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观点,无法解释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有必要用新的理论来研究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经过探讨发现自然资源是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指的价值,而是一种重新构架的价值构成,它是一个综合体,主要包括:自然力、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类需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垄断性、人类劳动、自然资源区位价值。新价值理论体系的提出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资源问题意义重大。
任海涛
关键词:市场化
清代基层法官的综合素质及启示——以司法判牍为材料被引量:4
2012年
法官素质高低对于国家法治建设关系重大。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中反映了当时法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他们之所以形成这些素质,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社会阅历、工作职权三方面的影响。这个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在司法改革中,如何认识法官综合素质、区分不同类型法官素质差异,并且对我国未来法官素质提高进行预期,提供了重要启示。
任海涛
关键词:清代基层法官司法改革
《墨子》中的宪法思想萌芽被引量:4
2010年
《墨子》证明我国早在先秦已经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关于政权产生、监督、更替的思想,治国方略,基本人权保障,权力制约。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任海涛
关键词:宪法思想思想萌芽
“年龄”抉择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应有立场——兼论保安处分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2021年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变与不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不是否定犯罪成立的最低年龄,而是应否承担刑罚的最低年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论”和“维持论”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对低龄未成年人施加刑罚是对刑罚的滥用。坚持“维持论”,需要克服“报应”观念,理清“不处罚”与“不干预”的关系,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体系,同时大力采用已有的保安处分,这才是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应然之道。
任海涛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收容教养保安处分
论“互联网+法治教育”视阈下法治副校长职能的转变与工作的创新被引量:1
2022年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副校长转变职能、扩展工作内容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析学校及法治副校长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的可行性路径,寻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策励法治副校长提升履职能力,进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包琳儿任海涛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