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博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基因
  • 10篇毛尖紫萼藓
  • 10篇克隆
  • 8篇基因克隆
  • 5篇蛋白
  • 4篇胁迫
  • 3篇东亚砂藓
  • 3篇铅镉
  • 3篇转录
  • 3篇抗旱
  • 3篇编码蛋白
  • 2篇蛋白基因
  • 2篇植物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领域
  • 2篇转录因子
  • 2篇藓类
  • 2篇相关基因
  • 2篇胁迫响应
  • 2篇酶基因

机构

  • 20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市第七中...

作者

  • 20篇刘博
  • 12篇沙伟
  • 11篇张梅娟
  • 8篇安洪雪
  • 8篇宋璐
  • 5篇金忠民
  • 3篇徐红红
  • 3篇刘丽杰
  • 2篇张艳馥
  • 2篇潘林
  • 1篇国春晖
  • 1篇赵艳
  • 1篇范梅花
  • 1篇赵丹
  • 1篇吴志东
  • 1篇庞晓远
  • 1篇赵春雷
  • 1篇李东军
  • 1篇郝鹏
  • 1篇王思雨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亚砂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克隆东亚砂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RjGAPDH,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东亚砂藓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RjGAPDH基因在不同干旱胁迫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该基因全长为1 208 bp,开放阅读框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38.66 kD,等电点pI为6.02,不稳定系数为23.97,为稳定蛋白;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序列,定位于细胞质。在快速干旱胁迫处理过程中,东亚砂藓RjGAPDH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生长的材料(CK),能被诱导表达。[结论]RjGAPDH基因可能参与东亚砂藓对干旱的胁迫反应,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功能特征奠定基础。
张梅娟沙伟刘博徐红红
关键词:东亚砂藓基因克隆
黏着箭菌JB19对菊苣幼苗铅镉抗性及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耐重金属细菌对铅(lead,Pb)和镉(cadmium,Cd)胁迫下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幼苗Pb、Cd抗性和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Pb和Cd[(200+20)mg/kg、(400+40)mg/kg、(800+80)mg/kg]处理下,接种菌株JB19并测定菊苣幼苗生长指标、Pb和Cd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总黄酮含量和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菌株JB19可显著提高不同浓度Pb和Cd处理下菊苣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减少氧化损伤,地上部和根部Pb、Cd含量均降低,其中在(Pb200+Cd20)mg/kg处理下H_(2)O_(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7%和26.1%,地上部Pb、Cd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53.2%和54.1%;加强了菊苣幼苗的抗氧化酶防御系统,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均显著上调,其中在(Pb400+Cd40)mg/kg处理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了105.2%,查尔酮异构酶基因上调最显著,达458.9%。【结论】菌株JB19在减少植株体内重金属积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生物量、抑制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改变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水平,提高菊苣幼苗的Pb、Cd抗性。
李春月刘本松刘博齐欣解琳刘丽杰张艳馥潘林金忠民
关键词:菊苣黄酮类化合物
毛尖紫萼藓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基因GpUCH及其编码蛋白
毛尖紫萼藓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基因GpUCH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植物抗旱性有关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还涉及该基因抵抗干旱机制的研究及转基因植物抗旱能力的分析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毛尖紫萼藓泛素羧基末端...
沙伟刘博张梅娟宋璐安洪雪
文献传递
草地早熟禾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磷饥饿响应(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2)家族基因在植物磷(Pi)信号调节网络中发挥重要指示作用。为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反应机制,本研究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中克隆了PHR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并分析PHR2基因在草地早熟禾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PHR2属于MYB-CC型转录因子,与节节麦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该基因主要定位在细胞核。PHR2基因在草地早熟禾的根、茎、叶、穗中均有表达,其中根和穗中表达高于茎和叶;低磷诱导叶中PHR2基因表达低于适磷下该基因表达;干旱胁迫抑制该基因在根、叶的表达,但根与叶的转录调控模式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探究PHR家族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齐欣李春月刘本松刘博刘宇恒邸浩洋赵迪金忠民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磷胁迫干旱胁迫转录因子
毛尖紫萼藓GpUCH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从毛尖紫萼藓干旱cDNA文库中筛选了一条与抗旱相关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基因的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从毛尖紫萼藓中克隆出了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GpUCH。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谱进行了分析,为全面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该基因cDNA全长951 bp,开放阅读框711 bp,共编码23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pUCH基因相对分子质量为25.7 kD,等电点为4.67,为不稳定蛋白,属于跨膜蛋白但不存在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pUCH与小立碗藓UCH蛋白一致性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pUCH基因在复水和干旱的条件下均能表达,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表达情况差异显著。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毛尖紫萼藓干旱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刘博沙伟张梅娟宋璐安洪雪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克隆基因表达
毛尖紫萼藓GpPSⅡ-RCp,GpSrrp,GpUcthi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发育的一个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和利用优良的耐旱作物品种.毛尖紫萼藓是典型的具有抗旱性的植物,研究其抗旱性对植物遗传资源和作物的改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实验室已构建成功的毛尖...
刘博沙伟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克隆载体
大豆P39-1基因及其启动子表达方式的初步研究
2013年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豆P39-1基因在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方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的表达活性低,而在花和种子中的相对表达活性极高。利用PCR方法,克隆大豆P39-1基因5'端上游2 000 bp序列,命名为P39-1-p。在线启动子预测分析表明P39-1-p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表达元件和花特异表达的元件,如SEF1 motif、SEF3motif、SEF4 motif、E-box、G-box、AACACA、AACA、ACGT、CCAA;52-box、ntp303-box、GTGA、TACPyATbox,推测大豆P39-1-p启动子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大量表达在花和种子中的特性。
赵艳赵丹刘博国春晖
关键词:大豆启动子克隆
东亚砂藓类萌发素蛋白基因RjGLP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东亚砂藓转录组测序获得的类萌发素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RjbZIP。该序列全长为726 bp,包含6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 397.9,等电点(pI)为6.82,不稳定系数为14.41,为稳定蛋白。序列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疏水性强,具有信号肽序列,是一种胞外基质分泌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GLPs家族的典型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过程中,东亚砂藓RjGLP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生长的材料(CK),被诱导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对干旱胁迫的应答。
张梅娟沙伟刘博徐红红
关键词:东亚砂藓基因克隆
毛尖紫萼藓胁迫响应还原蛋白基因GPOsmC及其编码蛋白
毛尖紫萼藓胁迫响应还原蛋白基因GPOsmC及其编码蛋白,本发明涉及胁迫响应还原蛋白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尖紫萼藓胁迫响应还原蛋白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毛尖紫萼藓胁迫响应还原蛋白基因GPO...
沙伟刘博张梅娟安洪雪宋璐
文献传递
毛尖紫萼藓1-半胱氨酸过氧化物酶基因GpPER1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序列分析
2013年
从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的毛尖紫萼藓干旱cDNA文库中获得一条与抗旱相关的基因,即1-半胱氨酸过氧化物酶(1-Cys peroxiredoxins)基因,简称GpPER1,GenBank登录号为GU989314,该基因全长1040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根据GpPE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得到GpPER1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RI 101-GpPER1,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毛尖紫萼藓的耐旱机制,发现并利用植物的抗逆基因奠定了基础。
安洪雪沙伟张梅娟刘博宋璐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植物表达载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