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江苏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191例PCI术后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20μmol/L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根据MPA>50%时即为CR,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CR组(46例)和非CR组(145例)。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CYP2C19*2及CYP2C19*3的基因多态性。结果:CR组CYP2C19基因型分布分别为野生纯合型9例(19.6%)、突变杂合型25例(54.3%)及突变纯合型12例(26.1%),非CR组分别为73例(50.3%)、59例(40.7%)及13例(9.0%),2组间CYP2C19的3种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2C19野生纯合型、突变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出现CR的概率分别为11.0%、29.8%和48.0%(P<0.01)。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的发生具有相关性,CYP2C19*2、CYP2C19*3基因突变可能使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危险性增加。
- 谭洁刘彦林琳赵莹莹徐海梅阚静林松张娟邹建军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抵抗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不同性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598例冠心病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血流变学检查异常者,共有4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14例在术后9个月完成血液流变学检测随访。用ZL9000PLUS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个月时,患者的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但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轻度降低,男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除去血细胞比容的影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校正值)明显减小,但女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男性红细胞聚集,从而减少男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 阚静陈绍良林玲徐海梅赵莹莹刘彦陈峰
- 关键词: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物洗脱支架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状动脉侧支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251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比较有、无侧支组间预后相关指标: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有侧支组38例,无侧支组213例。两组间hs-CRP及BNP无差异(hs-CRP,5.00±3.67vs5.66±3.83 mg.dl-1;BNP,828.8±757.6vs829.6±784.6 fmol.ml-1,P>0.05);cTnI值无侧支组较有侧支组显著升高(0.91±1.13vs0.29±0.23 ng.ml-1,P<0.01),而LVEF无侧支组较有侧支组显著降低(0.43±0.11vs0.48±0.11,P<0.01)。结论:冠脉侧支形成有助于减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
- 刘彦陈绍良刘志忠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侧支循环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特点。方法取兔骨髓,分离、提纯、培养及扩增BMSCs的第3代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内皮细胞组(A组),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0μg/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5μg/L;平滑肌细胞组(B组),加全反维甲酸(AT-RA)10-8 mol/L和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0.5×10-3 mol/L;对照组(C组)为基础液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对第3代BMSCs表面抗原测定,并对诱导2周后的细胞进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鉴定。结果 2份第3代BMSCs样本表达CD44+和CD34-。诱导24h,BMSCs形态和排列方式明显变化;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纺锤形;2周后,细胞体积变小,短柱状,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A组细胞呈短梭形或扁圆形,融合后呈"铺路石样",vWF阳性。B组细胞生长较缓慢,呈长椭圆形,SM-α-actin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VEGF和AT-RA可诱导BMSCs向内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转化。
- 刘彦陈绍良徐祖玲张升霞阚静张瑶俊杨少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 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5d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AC 200mg·kg-1·d-1,腹腔注射,连续4周)和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干预结束后分别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体质量及左、右心室质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室舒张末压均显著降低,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增加;同时梗死周边正常心肌组织MMP-2、-9显著减少(P<0.05)。结论:NAC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其抑制心肌组织MMP生成是重要机制之一。
- 刘志忠刘彦单守杰张俊杰陈绍良
- 关键词:心肌梗死N-乙酰半胱氨酸心室重构基质金属蛋白酶
- ACS患者血清中IL-6和IL-6R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其受体(IL-6R)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4例ACS患者和42例健康人血清中IL-6和IL-6R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清IL-6和IL-6R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AMI明显高于UAP患者(P<0.01)。血清IL-6和IL-6R含量呈正相关(r=0.998,P<0.01)。结论: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和IL-6R的含量有助于ACS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 刘彦刘志忠张俊杰阚静葛震陈亮毛文星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
-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空间分布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女性和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与血脂和血黏度变化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228例首发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的患者纳入分析,514例在CAG前完成血液流变检测。用ZL9000PLUS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男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女性组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低于男性组(P<0.001),EAI低于男性组(P=0.002<0.05)。结论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为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的危险因素。
- 阚静陈绍良林玲徐海梅赵莹莹刘彦陈峰
- 关键词:血液黏度冠心病女性
-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索大鼠主动脉原代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体外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分离大鼠主动脉,直接贴壁于培养皿中,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细胞。结果:约24小时组织块边缘有游离的新生细胞长出,7天即融合成片。消化传代后细胞呈短梭形或三角形,单层生长,铺路石状,Ⅷ因子表达阳性,呈指数增殖。冻存后复苏细胞活性均超过90%。结论:用贴壁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冻存细胞存活率高,为体外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模型。
- 刘彦陈绍良徐祖玲刘志忠阚静毛文星
- 关键词:主动脉内皮细胞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2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选择性冠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利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他丁浓度及冠脉狭窄程度对冠脉侧支形成的影响;同时比较有、无侧支循环间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与冠脉侧支形成独立相关(均P<0·01);无侧支循环者cTnI较有侧支循环者显著升高[(0·91±1·13)∶(0·29±0·23)μg/L],LVEF较有侧支循环者显著降低[(43±11)%∶(48±11)%],均P<0·01;两者间VEGF、内皮他丁、hs-CRP及BN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内皮他丁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是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
- 刘彦陈绍良刘志忠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侧支循环影响因素
- 冠心病介入术后临床随访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构建冠心病介入术后临床随访体系。方法通过组建结构合理的随访队伍、构建随访中心信息数字化平台等收集整理、建立健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随访档案,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成功建立了运用中心医疗数字化平台、影像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和介入治疗管理系统相结合的冠心病介入术后临床随访体系。结论构建信息数字化平台与患者临床随访管理相结合的随访体系对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内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彭红娟林玲徐海梅赵莹莹阚静刘彦陈绍良徐兢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