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为
-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MMP及IL-6相关指标的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肿瘤化疗科接受治疗的NHL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淋巴结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EGF、MMP-9及IL-6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EGF、MMP-9及IL-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1%(46/61)、63.93%(39/61)、54.10%(33/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0%(14/50)、8.00%(4/50)、4.0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侵袭性病理分型、Ⅲ~Ⅳ期临床分期、肿瘤≥3 cm、高度恶化、LDH升高患者中VEGF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11%vs 42.86%,95.83%vs 35.14%,94.12%vs 68.18%,91.43%vs 53.85%,94.74%vs 61.90%,均P<0.05)。在Ⅲ~Ⅳ期临床分期、肿瘤≥3 cm、高度恶化患者中MMP-9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1.67%vs 18.92%,88.24%vs 54.55%,82.86%vs 38.46%,均P<0.05)。在Ⅲ~Ⅳ期临床分期以及肿瘤≥3 cm患者中IL-6表达为阳性的比例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50%vs 32.43%,76.47%vs 45.45%,均P<0.05)。结论 NHL患者的VEGF、MMP-9及IL-6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同时与病理分型、恶化程度、肿瘤大小等存在显著的关系,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肿瘤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李兴马丽娜彭大为王美清毛山山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
- A23187联合IFN-γ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生成树突状细胞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A23187联合γ-干扰素(IFN-γ)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生成树突状细胞(DC),探索DC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分别加入GM-CSF+IL-4,A23187,A23187+IFN-γ。体外培养72 h后,分别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ELISA检测IL-12和IFN-γ的水平。结果:健康人PBMNC在A23187+IFN-γ的条件下培养72 h后,与GM-CSF+IL-4组,A23187组比较,能迅速获得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CD40,CD83,CD86分子的表达较均明显升高(P<0.01),但CD1a分子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IL-12,IFN-γ的水平比其他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A23187联合IFN-γ诱导健康人PBMNC能更快速、有效地诱导生成成熟的DC。
- 孟娟彭大为左学兰
- 关键词:钙离子载体Γ-干扰素树突状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彭大为莫小翠孟珍李慧艳程小珍王美清周宇刘英平黄仕思许振胜梁倩影黎辉武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教程(MCMC)(2005)
- MCMC目的: 筛查和预防诊断分期多学科治疗随访康复多学科治疗组成员首诊医师放射学者病理学者外科肿瘤学者麻醉学者内科肿瘤学者放射肿瘤学者肿瘤心理学者康复专家肿瘤护士肿瘤药理学者家庭成员或患者代言人多学科治疗组代表肿瘤患者...
- 彭大为
- 文献传递
- 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病人术后临床效果及预后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直肠癌病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病人96例为观察组,同期仅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病人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前采用6 MV X线直线加速器进行常规分割放疗、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6周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取未行新辅助放化疗前及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MVD、PCNA及VEGF表达检测;对照组取手术前病检标本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MVD、PCNA及VEGF表达检测。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MVD、PCNA及VEGF表达及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记录3年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病人MVD、PCNA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对照组复发率为9.3%,观察组复发率为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可以降低直肠癌病人MVD及PCNA表达。
- 李兴马丽娜彭大为王美清
-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放化疗肿瘤微血管密度增殖细胞核抗原
- 自体CIK细胞及DC细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患者自体外周血进行CIK细胞及DC细胞扩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IK、DC-CIK表型,然后采取静脉回输方法,对mRCC患者进行自体CIK细胞及DC细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结果 26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7例,疾病进展4例,疾病控制率72.7%;客观有效率19.2%。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中位无进展时间1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发热、乏力、流感样症状、厌食、体质量下降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参照预后分层模型MSKCC危险因素评分,低危组的RR高于高危组(P<0.05),低、中、高危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自体CIK细胞及DC联合索拉非尼治疗mRCC患者疗效尚可,毒副反应可耐受。
- 李建旺黄春珍李建华彭大为
- 关键词:索拉非尼杀伤细胞树突细胞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收集培养好且细菌检测为阴性的DC-CIK或CIK细胞,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3次,将Ag-DC致敏后的CIK细胞离心洗涤,用100mL生理盐水、25mL人血清蛋白和20万单位白细胞介素-2(IL-2)重悬细胞,2h内回输给患者,回输前给予患者肌注非那根25mg。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第6天,细胞数明显大于对照组。随培养时间的增加,DC-CIK细胞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CIK细胞,且DC-CIK细胞的分泌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的CIK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李兴马丽娜彭大为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细胞
- rAd-p53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生长及KAI1/CD8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rAd-p53、顺铂(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24、48、72 h后,CCK-8法测定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94%±0.78%、28.79%±2.37%,69.26%±0.63%;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上调KAI1/CD82蛋白表达,且两药联合组更明显。结论 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可能通过上调KAI1/CD82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同时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
- 崔荣花王美清彭大为李建旺张曙波谢宗宙程小珍毛山山元建华
- 关键词: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SGC7901KAI1/CD82
- 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新进展
- 序笔者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参加癌症三阶梯止痛推广工作的临床大夫,先后参加了WHO在我国广州、北京、合肥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等“三阶梯止痛骨干培训班”,并有幸跟随李同度教授、孙燕院士等参与区域性三阶梯止痛推广应用工作。十五年来...
- 彭大为
- 文献传递
- 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75例随机分成培美曲塞组38例和吉非替尼组37例进行治疗观察,主要评价指标为ORR,DCR,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ORR为13.2%、DCR为47.4%,而吉非替尼组的ORR为18.9%,DCR为5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吉非替尼组的血液学毒性明显低于培美曲塞组(P<0.05),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培美曲塞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和吉非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率相近,但吉非替尼不良反应轻微,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更高。
- 王美清何立香彭大为蒋思卿程小珍谢宗宙
- 关键词:培美曲塞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化疗